商都聯社地處人杰地靈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商都縣,是一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擔風險的金融企業。現有27個營業網點,在崗員工299人,承擔著全縣10個鄉鎮農牧民、165家行政企事業單位和3700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的存、貸款結算業務,是商都縣網點最多、業務規模最大的金融企業。
伴隨著共和國發展的腳步,幾代農信人薪火相傳、接續奮斗,經過近70年的風雨兼程,不斷發展壯大。截至7月末,各項存款余額41億元,各項貸款余額17億元,存貸款規模居全縣各家金融機構之首,是名副其實的農村金融主力軍。
立足行業職能
服務地方經濟
金融是經濟的命脈。作為因農而生、伴農而興的地方金融機構,商都聯社始終堅持“立足縣域、服務三農、支持小微企業”的職能定位,致力于為地方經濟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為轄內農牧民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連續三年被烏蘭察布市金融辦授予“支持縣域經濟突出貢獻獎”、“助農取款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八年被商都縣政府評為“支持地方經濟先進集體”。
聯社工作人員關愛環衛工人
一是堅守職能定位,認真貫徹落實關于農村工作、金融工作的大政方針,主動適應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專注主業、回歸本源,牢牢把握服務“三農三牧”和實體經濟的要求,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信貸支持,著力滿足農牧業現代化和縣域經濟發展金融需求,加快業務經營方式轉變,調優信貸增長結構,歷年涉農貸款占比均在80%以上,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余額穩步增長,轄內農牧業、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實現了金融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二是突出支持重點,深入貫徹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大力支持鄉村振興,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加強信貸產品創新,著力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需求。圍繞縣委政府“延伸豐富‘六個一’綠色農字號產業”發展戰略,借助“烏蘭察布馬鈴薯”品牌效應和商都縣“全國馬鈴薯示范基地”帶動效應,大力支持馬鈴薯育種企業、種植大戶、加工企業和流通運輸,形成了貫穿上、中、下游的產業鏈金融,促進了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所支持的科都薯業馬鈴薯淀粉供不應求、綠娃農業有機蔬菜暢銷線上線下,農業特色產業輻射帶動效應初步形成。
三是提升服務質效,充分發揮農信社離市場近、決策鏈條短的優勢,及時掌握市場動向,主動滿足客戶需求,努力創新信貸產品和服務,推出了“一次授信,循環使用,隨用隨貸”的授信模式,受到了轄內個體工商戶一致歡迎,有效降低了客戶融資成本,激發了市場活力。推行了進村入戶集中辦理、上門辦理等“陽光信貸”服務模式,提高了貸款調查、審查、審批、支付各環節服務效率,信貸支持更加充足、便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履行政治責任
助力脫貧攻堅
黨的十八大以來,商都聯社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承擔脫貧攻堅政治責任,充分發揮自身金融職能和網點分布優勢,積極支持轄區脫貧攻堅各項資金需求,在具體工作中,既注重對貧困戶的直接扶持,也注重對具有帶動效應的產業和企業的支持。通過“點”、“面”結合統籌推進,切實發揮了金融支持貧困地區發展和貧困戶增收的作用,為當地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得到了屬地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一致認可,連續兩年獲得了烏蘭察布市政府“支持脫貧攻堅突出貢獻獎”。
聯社結對幫扶慰問
一是加大信貸支持,促進農民增收。本著信貸投放覆蓋全部有需求農戶和涉農行業、企業的基本原則,不斷提高單戶農貸限額、下放農貸審批權限、簡化農貸手續、延長農貸期限、調低農貸利率,有效提升了農戶和涉農貸款的申貸獲得率,擴大了農貸覆蓋范圍,增加了農貸總額。2016年以來累計發放三農貸款近26億元,有力地保障了“三農”投入,促進了農業增收,推動了涉農行業、企業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助推了脫貧攻堅。
二是開展精準扶持,推動產業扶貧。為了更加精準地支持貧困戶發展生產,商都聯社積極與扶貧主管部門聯系溝通,簽署了扶貧小額信貸合作協議,嚴格按照“5萬元以下、3年期以內、免擔保免抵押、基準利率放貸、財政貼息、縣建風險補償金”六項政策要點發放扶貧小額貸款,扶持有勞動能力、有發展意愿的貧困戶發展生產,持續提升貧困戶自身“造血”能力,穩步實現脫貧致富,截至2019年7月末,已累計發放2468筆,金額10633.44萬元,已幫助11838戶、25815人穩定脫貧。
三是開展結對幫扶,傳遞社會關愛。按照當地結對幫扶安排,商都聯社負責對一個自然村結對幫扶。三年來,在出資協助結對貧困村修自來水井、建村民文化廣場、購買辦公設備的同時,選派了54名幫扶責任人對107戶貧困戶進行結對幫扶,負責宣傳扶貧政策,并幫助貧困戶謀劃發展出路,協調相關部門落實扶持政策,還時常對貧困戶進行物質幫助。通過真誠、扎實的幫扶工作,使廣大貧困戶切實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推進普惠金融
優化便民服務
近年來,商都聯社認真落實人民銀行、監管部門普惠金融工作要求,切實加大空白鄉鎮的金融服務力度,在實現營業網點鄉鎮全覆蓋的同時,緊緊圍繞便民服務提質工程,著力打造助農金融服務升級版,在轄區行政村設立農信驛站1個,布放助農取款POS機164臺,覆蓋面達到了77%(其他金融機構占23%),基本實現了貧困地區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村村通”。同時,通過制度安排、強化督導、加強管控等綜合措施,不斷提升農牧戶各類補貼資金、養老金就近發放和新農保繳費代收代付能力,滿足了鄉村農牧民的服務需求,有效解決了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扶貧貸款政策宣傳
60多年來,商都聯社與商都人民唇齒相依、風雨同舟,以社會公認的一流服務,成為支持地方經濟的金融主力軍。面向未來,該聯社將一如既往地深化體制改革,強化內部管理,提升服務形象,以完善的服務網絡、雄厚的資金實力為繁榮地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做出更大的貢獻,永做草原金融輕騎兵,永做農村金融主力軍。
以上為推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