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菲 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不僅關系到貧困地區(qū)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更關系到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xiàn)。一次次深入基層的采訪,讓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所有投身于脫貧攻堅戰(zhàn)中的人們,不但是在最艱苦的一線奉獻著智慧和汗水,更是在用飽滿的家國情懷給予中華民族一種深沉的回報。
在調(diào)研采訪中,我總是急于求解地方為扶貧工作制定了哪些政策和制度、為貧困戶提供了什么資源保障、金融機構有沒有傾斜投放、帶貧企業(yè)做了哪些讓利、貧困戶生活改善了什么……隨著認識的深入,我發(fā)現(xiàn)這些工作成績的背后其實有一條重要的連接線,那就是理想和信念。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難度大、意義重,要凝聚起全社會力量攻堅克難,需要政策的引領、需要利益的平衡,更需要每個參與者擔責任、講奉獻,懷揣家國理想,堅定信念,把脫貧攻堅當作每個人自己的使命而為之奮斗。
我在河北饒陽調(diào)研的時候,聽到這樣一個故事。饒陽振興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振興食品”)是當?shù)仡H具規(guī)模的一家民營企業(yè),生產(chǎn)油炸食品、烘烤食品和膨化食品,產(chǎn)品遠銷日本、東南亞及歐美等國家和地區(qū)。2008年,振興食品剛起步,負責人胡軍的好朋友找到他,說家里有個親戚叫趙娃,聾啞、智力多重殘疾,但是身體很結實,父親高位截癱、母親智力也有障礙,家里一貧如洗日子過不下去,想出來打工掙點錢。但是趙娃這樣的情況,沒有人愿意雇用他,實在沒辦法,想找胡軍幫幫忙。胡軍很同情趙娃的經(jīng)歷,第二天就讓朋友把他帶到廠里,根據(jù)他的實際情況,安排到浸潤車間,還特意安排了結對的師傅帶著他,享受和一般職工同等工資待遇,當時每個月能拿到1500元左右。十多年過去了,趙娃一直在公司上班,同事們包括胡軍在內(nèi),為了方便和他交流,都學會了簡單的手語。趙娃雖然生理有些缺陷,但是吃苦耐勞、踏實勤奮,現(xiàn)在一個月能掙3500元,他一直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把胡軍當作最親的人。
后來,考慮到很多貧困人口年齡偏大、能力偏弱、身體殘疾、無法外出就業(yè)的問題,胡軍主動將振興食品的產(chǎn)品加工渠道下移,在具備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家里設立“加工車間”,在當?shù)剡x聘管理人員,產(chǎn)品加工所需的工具、技術指導、原材料運送和成品回收均由企業(yè)負責,讓貧困戶在家門口上班,不限制工作時間,定期按工作完成數(shù)量計工資,相當于給困難群體定制了一條穩(wěn)定的增收途徑。對于振興食品公司而言,雖然人工的效率不如機器高,但是比機器做的精細,各方都很滿意。
在我看來,胡軍當年幫扶趙娃或許有照顧朋友情面的因素,但之后這十年,該公司一直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更多是源于理想和信念。胡軍相信,“抓就業(yè)、促扶貧”不只是政府的事情,也是企業(yè)的責任,是他自己應該擔當?shù)氖姑?/span>
脫貧攻堅,久久為功。我們每個人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直接或者間接參與著這場戰(zhàn)役,每個人都在為打贏這場戰(zhàn)役奉獻力量。生活幸福、民族復興是我們共同的理想,脫貧攻堅戰(zhàn),我們一定能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