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甘肅訊(記者肖瑛 通訊員楊文旗)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作為農業政策性銀行,農發行甘肅省分行采取了哪些硬核措施,助力甘肅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這一硬任務?近日,該行召開脫貧攻堅專題新聞發布會,交出了精彩答卷。
問:農發行甘肅省分行今年在支持全省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成效如何?
答:農發行甘肅省分行按照中央及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對甘肅省8個貧困縣相關分支機構進行了掛牌督戰。
一是嚴格壓實督戰責任。嚴格落實“省負總責”督戰機制,持續加強組織領導,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建立了指揮調度、清單交辦、督查問責、反向約束“四項機制”,采取交辦、提醒、約談、督辦、督導等形式全力推動脫貧攻堅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省分行黨委擔負掛牌督戰主體責任,紀委與黨委同向發力,通過在工作部署、壓實責任、推動落實、整改問效“四個貫通協同”,共同推動掛牌督戰任務高質量完成。
二是組建專班盡銳出戰。推行省分行機關處室與基層行重點任務掛鉤推進機制,組成掛牌督戰專班,抽調32名處級干部和業務骨干組成8個攻堅隊,在沒有機構的5個貧困縣成立兩個攻堅小組,盡銳出戰確保督戰成效。各督戰隊加強與中央定點和省級幫扶單位溝通聯系,多次對掛牌縣的項目融資需求、公益捐贈、消費扶貧、人才幫扶等進行了精準對接。
三是細化措施加強調度。制定掛牌督戰實施方案,指導相關行對8個貧困縣分別編制差異化金融支持行動方案,從責任、目標、對象、內容、方式、成效6個方面建立督戰臺賬,形成任務、責任和項目三個清單,對項目推進情況實行日監測、月通報。分階段實施了項目評審集中攻堅行動、“3+1”沖刺清零后續支持行動、消費扶貧行動、“百日攻堅”行動、問題整改清零行動,實施緊盯目標客戶、重點項目、各項政策、人員責任、項目落地、目標任務等“六個緊盯”督戰舉措,推動貧困縣重點工作落實落地。
據統計,今年以來,農發行甘肅省分行在8個貧困縣對接扶貧項目33個、融資需求55.3億元,投放扶貧貸款26.17億元,完成農發行總行下達任務的402.62%,8個貧困縣全部完成了總行下達的分項投放任務,實現了扶貧貸款投放全覆蓋。
問:在服務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方面,農發行甘肅省分行采取了哪些舉措?
答:隨著易地扶貧搬遷轉入后續扶持階段,農發行甘肅省分行深化與省直有關部門及地方政府的對接合作,圍繞“三專一多”,全力做好金融扶持易地搬遷后續產業工作。
一是專項行動。對12個有搬遷任務的市州分行下達目標任務,對全省搬遷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的特大型集中安置區后續扶持貸款投放全覆蓋;對全省搬遷貧困人口超過800人的大中型集中安置區后續扶持貸款投放覆蓋比例不低于50%,將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納入全年績效考核體系。
二是專項政策。開通“綠色通道”,執行優惠利率,對優質企業及采取風險補償基金模式的搬遷后續扶持貸款可以發放信用貸款。
三是專項額度。從2020年起的5年內,安排60億元專項貸款額度,其中50億元用于支持搬遷后續產業發展,10億元用于支持搬遷安置區配套設施建設。
四是多種產品。利用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貧困村提升工程、城鄉一體化、水利建設等專項信貸產品,支持搬遷地區產業發展及配套基礎設施提升完善。
問:糧食種植依然在貧困農戶收入中占有較大比重,農發行甘肅省分行在糧棉油產業扶貧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針對甘肅省深度貧困地區農業產業以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的情況,農發行甘肅省分行以政策性資金為橋梁,促使糧油貸款企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紐帶關系,以支持糧食收儲、加工為抓手,擴充糧食需求空間,提升糧食銷售價格,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穩步推進貧困農民增收。
一是在原國定、省定貧困縣特別是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開辟貧困戶售糧綠色通道,凡是收購貧困農民糧食的貸款企業,則在授信額度、規模保障、資金供應方面優先予以支持,并適當簡化或者容缺支付證明材料,確保貧困農民“糧”到“錢”的最快轉換。
二是拓寬特色糧油支持范圍。積極協調總行,將亞麻籽、小米等11個特色糧食品種納入收購貸款支持范圍,重點積極支持馬鈴薯、啤酒大麥等帶動建檔立卡人口長期穩定增收的特色優勢產業。
三是緊盯夏秋糧收購、儲備糧增儲、輪換時間節點,積極動員協調企業通過糧食交易、吸收就業、流轉土地、入股分紅等方式帶動貧困人口實現增收。今年前11個月,僅儲備糧增儲一項就通過吸納貧困人口裝卸糧食帶動190余人實現增收。
四是對市場化收購貸款,堅持成本底線和社會責任底線,按照“對標同業、總體優惠”的原則定價。對民營小微企業、扶貧貸款客戶、疫情災情影響地區客戶實施優惠利率,進一步減費讓利,降低客戶交易成本。
今年前11個月,農發行甘肅省分行累計投放糧棉油扶貧貸款23.98億元,同比多放11.56億元,糧棉油扶貧貸款余額達27.87億元,較年初增加8.67億元,帶動服務貧困人口1428人實現增收。
問:農發行甘肅省分行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領域怎樣支持脫貧攻堅的,成效如何?
答:農發行甘肅省分行在貸款營銷、調查評估和投放上聚焦“兩州一縣”和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領域,用足用好總分行差異化扶貧貸款優惠政策,并加強對扶貧貸款認定工作,對符合認定標準的項目做到應認盡認。今年以來,基礎設施條線已累放扶貧貸款95.71億元,占全行扶貧貸款投放量的45.17%。
在交通建設領域,自2008年與省交通運輸廳建立信貸關系以來,農發行甘肅省分行根據國家政策調整,先是采用統貸統還、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后探索公司自營、建養一體化、扶貧過橋、PPP等模式,全力支持全省農村公路建設,多年來累計投放貸款近500多億元,支持完善修建農村公路4萬多公里,促進了全省、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緩解了公路建設資金壓力,改善了公路網結構,同時也促進了農村自然物產和農副產品進入流通領域,促進了第三產業發展,從而帶動農民增收、提高農民就業,有效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為甘肅省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貢獻。
問:農發行甘肅省分行是如何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的?在支持貧困地區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方面主要采取了那些措施?
答:農發行甘肅省分行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的產業發展規劃,積極對接14個市州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因地制宜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扶持建設一批優質特色產業基地。繼續擇優支持玉米制種、馬鈴薯、中藥材、果蔬、草食畜等特色優勢產業,支持打造優勢明顯的高原有機蔬菜、西菜東調生產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支持隴南核桃、花椒、油橄欖等產業發展。按照“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模式,通過支持各類龍頭加工企業做大做強,形成區域產業集群,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脫貧致富。
在支持三產融合發展方面,著重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積極支持旅游業發展,加大對旅游景區開發及周邊配套產業的支持力度,著力推動旅游產業與特色產業、文化產業、健康養老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支持發展特色小鎮、觀光農業等新生態,實現農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升級,支持農村走出一條產業發展與鄉村旅游結合的新路子。二是支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農業科技園區和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園建設。三是支持農產品加工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扶持其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四是支持“農戶+龍頭企業+品牌”等經營模式,“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分配方式,積極促進農民合理分享全產業鏈增至收益。五是支持列入政府網絡扶貧規劃或年度實施計劃的網絡覆蓋工程、農村電商工程、信息服務工程等網絡扶貧項目,積極支持東西部扶貧協作和“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