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甘肅訊(通訊員孟叔德)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農發行臨夏州分行主動扛起金融扶貧的大旗,當好服務臨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主力軍。
2017年以來,該行累計在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扶貧、特色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旅游扶貧等領域發放扶貧貸款81筆、57.8億元,目前各類貸款余額60.92億元,扶貧貸款由3年前的12.76億元增加到53.82億元,凈增41.06億元,增長率達到321.79%,尚有近43.57億元的精準扶貧貸款正在積極投放中,為全州打贏脫貧攻堅戰源源不斷貢獻了政策性金融力量。
臨夏、東鄉2個縣是2020年僅剩的兩個未脫貧縣,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是最難啃的硬骨頭。該行緊盯兩個縣重點扶貧領域,持續輸入“金融活水”,截止目前,累計向兩縣發放扶貧貸款11.77億元,幫助兩縣如期實現脫貧。
該行先后3次專題召開黨委會,研究制發了《支持未摘帽縣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行動方案》《支持未摘帽貧困縣決勝脫貧攻堅決戰工作方案》,為支持未脫貧縣樹信心、定任務、壓擔子,確保靶向定位,不打亂仗。
該行抽調業務精英,組建項目營銷、調查評估等5個“精銳部隊”集中攻堅,先后12次召開項目推進碰頭會、協調會,協商解決項目要件不全、還款來源不確定等近20多個問題,參與調查評估的近10名同志,在連續2個多月時間里做到隨叫隨到,先后有3名同志主動克服疾病及家庭生活中的困難,持續奮戰在營銷評估第一線。
該行對兩縣重點扶貧項目,開辟辦貸“快速通道”“綠色通道”,全力保障信貸資金“最后一公里”暢通,臨夏縣北塬移民區人居環境整體提升工程項目及東鄉縣布塄溝村供水工程等7個項目、20.45億元貸款,從介入到審批投放時間均控制在1個月之內,創造了該行自建行以來辦貸最快速度。
在這次脫貧攻堅戰中,該行從貸款客戶、扶貧項目和創新信貸模式三方面入手,精準施策,打出了一套精準扶貧“組合拳”。
一是圍繞重點客戶抓營銷。該行主要負責人帶領專業營銷團隊主動上門對接客戶,通過客戶大普查、大走訪、大營銷,建立了客戶資源庫,把資信好、防風險能力強、扶貧帶貧成效明顯的龍頭企業納入目標客戶資源庫,及時跟蹤輔導培育。據統計,納入客戶資源庫客戶30余家,對其中8家客戶進行重點跟蹤培育,有22戶貸款客戶實現了首筆投放,后續將有近43.57億元的貸款正在積極投放中。
二是圍繞重點項目抓落地。圍繞“兩不愁、三保障”重點領域,該行積極對接地方發改、財政、扶貧等部門,建立健全項目儲備庫,實行限時辦理機制,提供快速通道,全力抓項目落地,在今年發放的15個、34.42億元扶貧項目貸款及時貸款企業解決了資金短缺問題,保證全州重點扶貧項目如期實施。
三是圍繞信貸模式抓創新。該行堅持把融資與融智結合起來,在不增加地方債務負擔的前提下,積極推廣扶貧過橋貸款,目前該行60億元貸款中扶貧過橋貸款占到88.34%。針對我州部分小微企業無抵押物實際,“牽線”客戶與金控融資擔保平臺開展合作,大力推廣“金控擔保”模式,為客戶解決無擔保措施的后顧之憂,同時結合臨夏經濟金融環境和資源稟賦,在挖掘現金流上想辦法,探索應用公司自營模式,自營模式下的貸款達到了4.08億元。
脫貧攻堅已進入決戰倒計時,越是在最后“交卷”的時刻,該行越是聚焦四大重點扶貧領域不松緊。
一是全力保障糧棉油儲備。該行堅持把糧棉油儲備信貸業務作為“立行之根、興行之基”,足額供應各類儲備資金,全力保障百姓“米袋子”安全,今年來新增州、縣級儲備糧貸款0.86億元,累計有2.3億元貸款用于支持全州糧油儲備。
二是重點服務基礎扶貧。近年來,該行圍繞全州重點扶貧項目,著力解決貧困地區出行、飲水、教學、醫療等問題,在基礎設施扶貧領域審批投放扶貧貸款15個、47.96億元,為全州基礎設施扶貧持續輸入金融力量。
三是傾力支持特色產業扶貧。該行結合臨夏資源稟賦,通過降低準入門檻、優先受理、優先調查評估、簡化評審手續等方式著力支持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累計在生豬養殖、油脂加工、農業小企業等領域投放產業扶貧貸款1.3億元。
四是有效開展消費扶貧。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助力消費扶貧,截止目前,該行累計采購扶貧產品近4萬元,利用9.22“農民豐收節”,大力推廣宣介“甘味·農發微購”電商平臺,在“甘味·農發微購”平臺員工購買農產品5.60萬元,幫助銷售農產品17.33萬元,分別完成任務目標的451.69%、1575.45%。
據統計,目前該行貸款支持項目全部完工后,可支持修建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個,修建農村公路76.66公里,硬化通村道路1877公里,治理河道31.46公里,整治整理土地13.06萬畝,改造農村危房2516戶,支持修建縣級人民醫院1家,新擴建學校4座,改善提升14.87萬農村貧困人口的人居環境,保障提升22.22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通過棚戶區改造提升1.14萬名貧困人口的住房條件,解決6.46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出行和醫療問題,幫助4.2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