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四川訊(通訊員粟多)“要加強資金整合,理順涉農資金管理體系,確保整合資金圍繞脫貧攻堅項目精準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2018年2月,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涉農資金助力脫貧攻堅作出重要指示。
作為簡陽地區唯一的農業政策性銀行,農發行簡陽市支行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指示,自2018年至今累計投放專項扶貧信貸資金近20億元,惠及簡陽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5萬余名,為助力地方脫貧攻堅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性金融保障。
教育扶貧,托起每一個孩子的夢想
簡陽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古被稱為“蜀都東大門”,素有“天府雄州”之美譽。但奔涌的歷史長河也不斷考驗著城市的創造力。據悉,簡陽市原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均為上世紀九十年代建造,大班化教育現象普遍,陳舊老化的教室及配套教學設施已與現代教育要求不相適應。特別是農村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分布不均、設施落后,“大通鋪”“大班額”問題突出。對于處在消除絕對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時期的簡陽市,加快各個區域教育設施建設已迫在眉睫。
農發行簡陽市支行信貸支持建成的云龍鎮中心小學
2017年10月,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簡陽市正式啟動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項目。該項目總投資58億元,共建設53所學校,建成后將為簡陽市提供學校規模班額1302個,總學位數59970個。這是簡陽乃至四川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一次大規劃、大投入,致力于打造現代教育與城市發展相融合的現代化教育體系,努力編織簡陽人心中宏偉的教育新藍圖,將全面解決簡陽未來義務教育均衡化、優質化、現代化的需求,實現經費投入、辦學條件基本均衡。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和按期推進,農發行簡陽市支行于2018年投放扶貧貸款18億元,在關鍵時刻提供了強有力的農業政策性金融支持。目前,該項目支持的所有學校已全部投入使用,共招收學生約4.1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達4400人。扶貧先扶智。全面改善義務教育基本辦學條件成為簡陽市落實精準扶貧“五個一批”,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招”。該支行為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融資融智,確保適齡少年兒童不因貧失學、輟學,對改善簡陽市教學條件、提升貧困村基礎設施水平等起到極大促進作用。
產業扶貧,“輸血型”向“造血型”的蝶變
簡陽市委、市政府結合簡陽市精準扶貧實際情況,按照“產業先行發展,增強‘造血’功能;壯大產業經濟,提高‘造血式’幫扶水平;進一步強化產業支撐,拓寬增收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發展要求,依據科學選擇扶貧產業、優化產業區域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加大市場主體培育力度、推動產業就業增收等扶貧工作舉措,決定實施“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計劃”。簡陽“德青源”現代蛋雞產業示范項目應運而生。
該項目位于簡陽市云龍鎮柏林村、禾豐鎮接龍村、云龍鎮萬安村,建設累計流轉農村土地4238.9畝,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616戶,可直接為貧困戶帶來固定租金收益。該項目貫徹落實了國家扶貧戰略“四個切實”“六個精準”的具體要求,運用產業扶貧、合力扶貧、智力扶貧,通過蛋雞產業帶動簡陽市貧困人口脫貧,推動了當地扶貧模式從“輸血型”向“造血型轉”變,可確保項目建設區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農發行簡陽市支行信貸支持的簡陽德青源現代蛋雞產業示范項目正式投產
在農發行簡陽市支行2億元信貸資金支持下,德青源(簡陽)現代蛋雞產業示范項目投產儀式于2020年7月31日順利落幕,這也標志著該示范園區已初步具備生產能力。通過全自動化的工業流程,項目將形成有機種植、生態養殖、食品加工、有機肥料的生態循環生產模式,可同時容納400萬只雞,一年加工雞蛋7億枚。該項目不僅能提供300人左右的就業崗位,帶動附近村民增收致富,還能讓綠色產業推動周邊鄉鎮農業產業發展,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金融扶貧是新時期黨中央扶貧工作的重要抓手,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工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增加金融資金對脫貧攻堅的投放,發揮資本市場支持貧困地區發展作用。作為扶貧的銀行、補短板的銀行,農發行簡陽市堅持政治擔當、責任擔當,扛起金融扶貧的大旗,成為扶貧政策的堅定“推動者”、產業扶貧的金融“執行者”和脫貧攻堅的深度“參與者”。
農發行簡陽市支行有關負責人表示,該支行將充分發揮熟悉“三農”、服務“三農”的優勢,主動提升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為,積極投身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事業中,努力幫助貧困地區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探索出一條既符合政策性銀行定位,又助推脫貧攻堅的城市行可持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