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四川訊(通訊員周怡伶)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成都市西郊支行(下稱“西郊支行”)秉承家國情懷,自覺提升站位,將服務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歷史使命,堅持以服務脫貧攻堅統攬業務發展全局,構建全行全力全程扶貧工作格局,不斷加大政策性金融扶貧工作力度。截至目前,西郊支行累計審批各項扶貧貸款32.15億元,已實現投放10.06億元,多區域多維度加大扶貧力度,切實發揮了金融扶貧先鋒主力模范作用。
西郊支行支持的宜賓至敘永高速公路竹海連接線工程
強民生 助力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
涼山州美姑縣,是四川省最后7個未摘帽貧困縣之一,也是今年農發行掛牌督戰的金融支持脫貧攻堅重點縣。
根據農發行四川省分行黨委的安排部署,西郊支行把支持四川省未摘帽的7個貧困縣如期脫貧作為當前最重要、最迫切的硬任務。西郊支行班子成員全體靠前行動,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和黨員先鋒隊,并充分發揮城區行獨特地位和區位優勢,加快多個項目營銷、貸款投放的節奏,將政策性貸款資金及時投放到脫貧攻堅“最前線”。
截至目前,西郊支行累計向中信環境治理(美姑)有限公司精準投放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中長期扶貧貸款1.47億元,用于支持美姑縣樹窩鄉等36個鄉(鎮)環境修復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項目,助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總體審批金額16億元,是美姑縣政府主導的土地增減掛鉤項目,按照“政府主導、公司運作、項目收益覆蓋”的模式進行融資建設,同時利用“土地復墾+土地增減掛鉤+貧困村脫貧”的模式實施精準扶貧。該項目預計可覆蓋貧困人口12985人,其中項目區域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未脫貧人口)為4380人。
強基建 讓貧困群眾生活無憂
樂山市金口河區地處小涼山脈中部的峽谷地帶,山高路遠,彝區、山區、貧困地區三重疊加,受歷史、地理等因素制約,基礎設施總體水平較為落后。
為基本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社會保障全覆蓋,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結合金口河區的實際情況,西郊支行積極支持當地實施脫貧攻堅規劃農村電網改造項目,優化改造110千伏農村電網骨干網架結構,實施低電壓治理工程。
該項目遵循“政府主導、公司承貸、專款專用、封閉運行、風險可控、到賬即收”的運作模式,金口河區政府集中財力、物力、人力加快用電建設,授權金泓公司作為項目業主,負責項目籌資建設,政府將分年統籌整合的上級財政涉農資金撥付給該公司。金泓公司為保障項目及時啟動和不間斷實施,向西郊支行申請了0.4億元扶貧過橋中長期貸款。項目建成后,可全面提升當地電網供電質量和供電水平,實現戶通電率達到100%,確保群眾“用上電、用好電、電好用”。
讓樂山市金口河區貧困群眾更高興的是,不僅電通了,路也通了。
原來,金口河區因特殊的地質、地貌類型,使得地形、地質結構復雜多樣,地質災害活動頻繁,晴通雨阻、飛石傷人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行人、車輛的安全。且每年水毀及其它自然災害造成大量的路基、路面損毀,公路安全隱患較多,嚴重影響道路通行能力。
要平安、要致富,先修路。為發揮交通對扶貧的帶動效應,西郊支行為金口河區脫貧攻堅規劃交通改造提升項目審批通過1.8億元扶貧過橋中長期貸款,目前已完成投放0.5億元。
該交通項目涉及金口河區多個鄉鎮,項目受益人口1647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97戶、1765人,占比為10.71%。一旦地質災難突發時,改造提升后的道路可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生命通道。
受益于農發行政策性資金扶持的不止金口河區。西郊支行還向閬中市村鎮供排水有限公司發放了農村人居環境建設中長期扶貧貸款4.3億元,已實現投放1.32億元,用于閬中市村鎮排水一體化工程項目,服務建檔立卡貧困人數740人。
這一項目的實施,將直接改善工程所在地主要河道的污染狀況,從源頭解決污水排放問題,對提升當地飲用水品質、促進城鄉人居環境提升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強產業 助貧困地區長效“造血”
疫情之下,許多種養殖企業遭遇了資金“攔路虎”。
四川巨星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是被納入疫情防控重點企業名錄的生豬企業,作為四川的種豬供應和生豬養殖龍頭企業,其擁有完整的飼料研發、生豬配種、育種、育肥的獨立技術能力。在戰“疫”的關鍵時期,該企業努力“搶時間、搶進度”,加速復工復產,合力抗疫情,全力保生產,流動資金一度出現暫時性缺口。
四川巨星農牧股份飼料生產現場
西郊支行密切關注該企業的資金需求,準確把握“選優客戶、創新模式、延伸鏈條、管控風險”的基本原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的決策部署,落實總行促進生豬產業發展意見和四川省促進生豬生產九條措施,加大對生豬全產業鏈的信貸支持力度,審批0.5億元流動資金貸款貸款,用于保障巨星農牧的生豬生產和豬肉供應。截至目前,已全部實現成功投放,產業扶貧貸款帶動已脫貧人數60人。
“在農發行信貸資金的支持下,我公司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全力保障疫情期間豬肉供應并全面復工復產,帶動貧困群眾擴大養殖規模,促進四川生豬產業健康發展。”巨星農牧主要負責人說。
“該筆項目貸款還將助力巨星農牧全面升級養殖設施,預計建成后將新增種豬存欄1萬頭,年產仔豬約25萬頭,能夠更好滿足居民豬肉消費需求。”西郊支行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持續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化養殖,該企業在屏山縣、劍閣縣豬場及配套環保設施建設項目將繼續加大支持力度。
無獨有偶,四川省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今年也獲得了西郊支行審批通過的產業化龍頭企業中藥材短期流動資金扶貧貸款0.85億元,已完成投放0.5億元,用于滿足企業的中藥材原材料、西藥原材料采購及經營流動資金需要。
近年來,中藥材種植行業的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根據省國資委、省經信廳、川商投集團黨委的相關安排部署,四川省中藥材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以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為主,結合中藥材加工和貿易的扶貧工作,精準對接貧困區域,以發展中藥材產業帶動扶貧。
該公司在全川建有中藥材扶貧種植基地共4個,技術支持和幫扶的貧困區域4個。以阿壩州金川縣河東鄉科爾納村為例,村里共建成以高海拔種植為特色的枸杞和羌活套種種植基地近200畝,實現了立體農業的探索和發展,并直接帶動30余戶村民參與種植。中藥材公司還通過流轉土地和聘請貧困農戶做工等途徑,直接帶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人(已脫貧)就業增收,著力推動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建立長效“造血”機制。
強生態 “綠水青山”成“金山銀山”
在峨邊彝族自治縣周邊,一條“百里生態旅游文化長廊”正在火熱打造中,充滿原生態氣息的“山水彝韻”鄉村旅游發展軸初具雛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老少邊窮地區寶貴的生態資源,恰好是扶貧開發的重要抓手。
西郊支行按照“精品景區帶動扶貧、城市旅游帶動扶貧、鄉村旅游帶動扶貧”三種模式,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滿足城鄉居民休閑消費需求為目標,將支持精品景區建設、城鎮體系建設、現代農業建設、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生態文明建設與扶貧開發融為一體,大力支持生態扶貧、產業扶貧和精準扶貧。
據悉,西郊支行為峨邊彝族自治縣鄉村旅游扶貧建設項目審批貸款金額2億元,已投放完畢。
該項目建成后,或將成為峨邊彝族自治縣城鄉居民近郊旅游重要目的地,預計可提供直接就業200戶共計約600名,間接就業1500余名,直接或間接從事旅游業達2000余人,直接帶動峨邊彝族自治縣17個鄉鎮49個貧困村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34人實現脫貧,輻射峨邊全縣8000余人。
除了加快旅游資源開發,峨邊彝族自治縣還在積極推進林業產業基地建設。包括結合“綠秀嘉州行動”,以省道306線為重點,實施完成了峨邊新場鄉特色場鎮彩林通道項目,打造了大渡河森林生態經濟帶和森林景觀帶。以黑竹溝景區、五渡鎮先鋒村等大渡河康養旅游帶為核心,加快推進森林生態旅游、森林康養產業建設;打造了多個以生態康養避暑、森林生態體驗、科普培訓為主的特色生態康養旅游區,促進了當地旅游業發展,帶動了當地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致富。
西郊支行同樣為峨邊彝族自治縣林業生態扶貧建設項目提供2.0億元資金保障,在西郊支行相關負責人看來,該項目對推進縣域林業產業的發展,改善峨邊人民人居環境,促進貧困村人口脫貧致富意義重大。預計該項目建成后可使周邊15個鄉鎮、15個行政村受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15戶2112人。
“我們有幸站在治蜀興川的時代節點上,應當凝心聚力服務脫貧攻堅,鞏固扶貧成果。幫在點子上,扶進心坎里,讓同節拍、共旋律的奮進樂章,在鄉間地頭持續奏響,進一步激發廣大群眾致富奔康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西郊支行相關負責人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