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湖北訊(通訊員夏筠 張涵) 秋日的丹江口水庫,群山環抱,碧波萬頃,水天一色。在丹江口市右岸不遠處的庫壩結合部,總投資4億余元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正慢慢展露新顏,即將成為又一個帶動水源地居民致富增收的生態旅游景點。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大門
近年來,農發行湖北丹江口市支行累計投放旅游扶貧中長期貸款12億元,用于支持丹江口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PPP項目、武當大明峰、丹江口旅游港等一系列旅游扶貧項目建設。隨著一筆筆信貸資金的發放,丹江口的旅游扶貧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復工復產。
位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的丹江口市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隨著漢十高鐵、十淅高速的相繼開通,區域交通環境不斷優化,人員往來日益頻繁,給這個昔日的貧困小城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為完成好“一江清水送北京”的使命任務,近年來,丹江口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爭創國家級農村觀光旅游園示范區為抓手,堅持走“旅游+扶貧”的融合發展之路。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園景
坐落在丹江口市右岸新城區滄浪海旅游港附近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紀念園項目就是丹江口市大力推進旅游扶貧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于2017年末動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微縮景觀園,涵蓋調水沿線12個城市的16個標志性建筑歷史人文景觀、11個調水工程技術工程節點、移民紀念廣場等內容,再現了調水沿線城市特色,項目旅游扶貧帶動效應明顯。
受疫情影響,重大項目的復工復產需要全方位的保障,資金保障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今年3月中旬,面對疫情后項目建設出現的資金周轉困難,為確保工程項目如期推進,項目投資方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向農發行丹江口市支行申請了旅游扶貧貸款。
農發行丹江口市支行依托丹江口市強大的旅游資源,發揮和政策性銀行“逆周期,當先導,補短板”的作用,將該項目納入復工復產重點項目,開啟信貸資金審批綠色通道,為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審批貸款2.8億元用于支持項目建設,目前已投放2億元。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隨著信貸資金的加快到位,該項目建設提速明顯,建成后將于與丹江口大壩、武當山風景區形成鄂西北旅游經濟圈的重要節點。項目投入運營后,不僅可增加當地旅游產業收入,還可提供130多個就業崗位,帶動1500人就業。項目預計年接待游客達18萬人,將成為周邊群眾休閑度假的熱門景點,為項目周邊群眾增收創收帶來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