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通訊員孫維波)4月12日,農發行黨委開展黨史專題學習,圍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歷史”,原文學習《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對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等相關重要歷史文獻,并結合實際進行交流研討。
會議由黨委書記、董事長錢文揮主持,黨委委員、副行長趙鵬和行長助理朱遠洋作交流發言。黨委委員、在京高管參加會議,有關部室主要負責同志和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人員列席會議。
要堅持制度自信,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緊緊結合中國實際,不斷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是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勢的制度和治理體系,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發展。要通過學習黨史,更加堅定“四個自信”,更加強化制度意識,帶頭維護制度權威,做制度執行的表率,進一步把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效能,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重大工作安排都按照制度要求在農發行堅決貫徹落實。
要堅守初心使命,扎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不忘為人民謀利益的初心使命,提出了要把解決“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矛盾”作為重要任務,緊緊團結帶領人民,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國家發展富強、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要通過學習黨史,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宗旨的認識,深刻感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一重要論斷的歷史穿透力和真理感召力,始終保持共產黨人來自人民、依靠人民、為了人民的政治本色,堅定不移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強化“支農為國、立行為民”的價值追求,永葆為民初心,踐行復興使命。
要加強黨的建設,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面臨和平時期執政的新考驗,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中央和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開展整風、整黨,堅決凈化黨的思想、政治和組織隊伍,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糾正了“文化大革命”嚴重錯誤,以正視問題、敢于斗爭的勇氣,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使黨和人民的事業得到新的發展。要通過學習黨史,進一步深刻認識勇于自我革命、敢于進行斗爭是我們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制勝法寶,必須牢牢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敢于正視問題、克服缺點,勇于刮骨療毒、去腐生肌。在開啟新征程的關鍵時刻,要始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持續正風肅紀反腐,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永葆黨的生機活力。
要賡續精神血脈,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和奮發圖強的創業精神。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帶領人民積極投身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繼承發揚革命精神,牢記“兩個務必”,保持“進京趕考”狀態,賡續創造了新中國建設時期的光榮傳統、紅色精神,涌現出大批先進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鍛造了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這些寶貴精神財富跨越時空、歷久彌新。要通過學習黨史,深刻學習領悟新中國建設時期積淀的深厚紅色精神,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昂揚斗志,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勇挑重擔、苦干實干,在新時代新征程留下農發行人許黨報國的奮斗足跡。
會議強調,要樹立正確黨史觀,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黨的歷史,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正確處理改革開放前后社會主義實踐探索關系,深刻認識這不只是一個歷史問題,更主要是一個政治問題,深刻認識這兩個歷史時期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共產黨掌舵領航始終不變,實現民族復興的航向一如既往,二者緊密聯系、一脈相承。要始終堅定政治立場、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走老路和邪路,更加堅定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開辟出來的唯一正確的道路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