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廣東訊(通訊員程喆)2020年末,一位行色匆匆的女士來到農行廣州分行華南星河灣支行。
“我的手機被人操控了,我收到了銀行卡扣賬短信!”該女士姓韋,急急地向農行大堂經理求助。農行大堂經理想到近期農行安保培訓列舉的典型案例和解決辦法,很快意識到該客戶遭遇了電信詐騙,將客戶指引到窗口辦理。運營主管及柜員第一時間為韋女士辦理密碼鎖定和掛失補卡業務,并通過查詢賬戶明細,發現詐騙分子把韋女士銀行卡里的所有余額3萬元人民幣購買了美元,幸好錢仍在卡里沒被轉走。韋女士緊張的心情終于放松下來。
原來在雙十一購物節期間,詐騙分子假借退貨的幌子,給韋女士發了一個假的購貨平臺二維碼,哄騙韋女士掃碼后,就發生了剛開始那一幕。在網點辦理、查詢過程中,韋女士還陸續接到詐騙分子的電話要求登錄某網站繼續操作“退款”,運營主管建議其將手機關機,并馬上報警,最終成功堵截了該起詐騙事件,挽回了韋女士資金損失,韋女士對銀行員工連聲致謝。
廣州市公安局番禺區分局發表揚信給農行廣州分行,認可農行在防范電信詐騙方面所做的貢獻。
這是農行廣州分行強化員工風險識別、處理及加強警銀協作聯動的一個縮影,近三年來廣州挽回客戶資金損失超5000萬元。農行廣州分行將“平安金融”作為常態化建設,開展全員安全教育,組織員工了解最新動態,讓“案件重在預防、安全人人有責”理念入腦入心。組織開展柜臺業務規范操作、識別詐騙風險等專業培訓,讓員工練就“火眼金睛”,通過客戶、不法分子的反常舉動識別出案件苗頭。針對安全防范的重要部位和環節,加強突發事件應急演練管理,提升員工的處置能力。同時加強消保宣傳教育,將防范電信詐騙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企業”,制作輕松活潑的教育動畫短視頻,選取“發福利、網購退款、私聊轉賬即可返利等,誘導市民多次掃二維碼轉賬”的典型案例進行剖析,“以案說險”提升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該行將營業網點LED顯示屏、宣傳折頁、宣傳欄等“線下”宣傳方式與公眾號系列圖文推送、農行反詐騙微信表情包等新媒體“線上”傳播相結合,提高社會公眾對非法集資、電信網絡詐騙等“陷阱”的識別能力。
2020年,農行廣州分行及下轄東城支行、北秀支行、華南支行營業部分別榮獲廣州市公安局“內保工作先進單位”稱號,華南支行營業部獲得“五星級安全防范標桿網點稱號”、北秀東湖西路支行獲得“ 四星級安全防范標桿網點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