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地處云南東北部的昭通市氣溫驟降至3攝氏度,但在昭陽區灑漁鎮大橋村的蘋果園里,果農們采摘蘋果的熱情絲毫未受寒冷天氣的影響。
對于大橋村12社的蘋果種植戶蔡候選來說,今年是個豐收年。他家種植的10余畝500多棵蘋果樹已全部掛果,通過微信和鎮上的水果市場就將蘋果銷售一空。“是昭陽農商銀行今年3月給我發放的10萬元‘蘋果貸’解決了果園發展急需的資金難題,今年的銷售收入已達14萬元。”蔡候選的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
蔡候選口中的“蘋果貸”是云南省聯社指導昭陽農商銀行結合當地蘋果種植資金需求特點創新推出的貸款產品,有效緩解了蘋果種植戶融資難題,并通過支持蘋果全產業鏈,成為拉動昭通蘋果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破解種植戶融資難
擁有78年蘋果種植歷史的昭陽區享有“蘋果之鄉”美譽。“這些年我們瞄準高原綠色生態蘋果產業發展目標,重點抓新植果園的建設和老果園的改造。”昭陽區蘋果產業辦公室主任、高級農藝師趙家學說,但是在抓果園建設中,種植戶存在著投入不足,特別是果園改造和農用物資的投入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困難,還需要金融機構給予大力支持,通過融資來解決種植戶投入不足的問題。
據了解,“蘋果貸”是昭陽農商銀行面向轄內蘋果種植戶、專業合作社和從事蘋果種植、貿易、加工的企業或個體經營戶發放的用于蘋果種植、銷售、加工的經營性貸款,貸款采用信用方式或擔保方式,信用方式額度比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限額執行,每畝種植面積可申貸7000元。該行還專門開通蘋果貸綠色通道,對進行過信用評級且符合貸款條件的,實行5日內限時辦結。同時,針對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的蘋果種植戶給予利率優惠。
昭通天瑞農業科技公司是當地的一家蘋果種植大戶。去年11月,該公司準備對進入投產期的800畝蘋果基地進行升級改造,但資金短缺一度讓蘋果基地升級改造半途而廢。正當該公司為資金問題發愁時,昭陽農商銀行推出了“蘋果貸”,農商銀行工作人員找到了該公司,經過調查評估后給公司發放了350萬元的貸款,并在一天時間內就完成了貸款發放,幫助公司順利升級。
在“蘋果貸”的支持下,像天瑞農業科技公司這樣的種植大戶,不僅自己發展壯大了,而且通過常年用工,讓周邊農民可以在家門口打工賺錢,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我家的土地以前種包谷洋芋,收入都不行,現在流轉給種植大戶,每年土地流轉金有4000-5000元,在果園里打工每年也有2-3萬元收入。”雙河村村民羅正秀說。
信貸發力全產業鏈
據介紹,“蘋果貸”除了緩解蘋果種植戶融資難題,更是在蘋果全產業鏈上發力。“我們還圍繞蘋果產業的產前產后,比如深加工,蘋果的包裝、生產企業也進行了授信支持。”趙剛說。
云南祺祥生物科技公司是昭陽區一家集種植、加工、銷售蘋果的省級龍頭企業。該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在原材料收購、設備采購、車間建設和維護等方面的資金需求量較大,昭陽農商銀行一直給予他們支持,剛剛就得到的一筆3142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就是用來大量收購和儲藏蘋果,這樣才能保證來年的產量和銷售。
據介紹,截至目前,昭陽農商銀行用于全區蘋果種植農戶和包裝、深加工企業等蘋果全產業鏈上的貸款達2.3億元,有力支持產業鏈各個環節發展。
回歸本源支農支小
“蘋果貸”僅僅是云南農信創新信貸產品、回歸本源支農支小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云南農信堅持“立足‘三農’,服務城鄉,支持中小微企業,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市場定位,深入推進轉型發展和構建“一體兩翼”(以支農支小為“主體”,公司業務、資金業務為“兩翼”)的經營新格局,努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全力支持地方實體經濟發展。
“全省農信干部職工要統一思想,搶抓機遇,扎實組織推進二次創業,在省委、省政府打造‘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的重點工作中,展現農信社的作為和擔當。”在今年年初工作會議上,云南省聯社黨委書記、理事長于華指出,要抓好機制,推進發展,抓住責任和風險兩個關鍵點,加快實現政策先導、市場拓展、風險控制的有效協同。
正是在云南省聯社轉型發展思路的引領下,各基層行社持續加大信貸產品創新力度,推出了諸如“蘋果貸”等一系列的信貸新產品,為“三農”、小微企業、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等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有效發揮了“三農”金融主力軍的作用。
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云南農信涉農貸款余額3345億元,較年初增加93億元,占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的35%,實現涉農貸款總量持續增長。其中,農戶貸款余額1881億元,比年初增加183億元;農村及城市各類農業企業和組織貸款余額1441億元。11月末,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張牌”貸款余額198億元;在93個貧困縣和連片特困地區的貸款余額達3328億元,較年初增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