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在農行的支持下,我家栽種了12畝油橄欖,每年收入七八萬元,靠這些收入我不但脫了貧,而且還將兩個女兒送上大學,并都找到了工作,這要感謝政府,感恩農行。”甘肅隴南武都區白龍江南岸的種植戶羅宏聰說。
為了加大對橄欖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快貧困山區農民脫貧步伐,農行甘肅武都支行自1998年開始,將油橄欖作為支持農民脫貧致富的重點項目,組織客戶經理深入各村鎮實際查看油橄欖栽培生長環境,廣泛征求農戶栽植發展油橄欖意見,在反復調研的基礎上,該支行實施了重點支持。
武都支行重點支持各鄉鎮油橄欖種植示范園建設及專業種植大戶種植油橄欖,引導農戶種植,逐年擴大種植規模。據悉,武都支行自2010年開始將白龍江沿岸的兩水、石門、角弓等七個鄉鎮的156個行政村1.3萬余農戶列為油橄欖重點支持對象,充分利用農戶小額貸款、惠農貸款等信貸產品支持農戶發展油橄欖產業,截至10月底,己累計發放以油橄欖為主的各類農戶貸款(不含企業貸)達1.1萬余戶5.6億元。
同時,針對一些油橄欖樹種老化、掛果率不高等問題,武都支行在調研并征詢區政府和果農意見的基礎上,從2014年開始為3800余戶農戶發放8500余萬元,支持農民購買優質橄欖樹種320余萬株,改造低產橄欖園11.5萬畝。低產橄欖園的改造,提高了橄欖抗災能力,產能大大得到了提高。
武都支行的支持加快了當地農民脫貧步伐,油橄欖適生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到4826元人民幣,貧困人口也由2010年底的8650戶減少到2017年底的3306戶1.23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4%下降到4.7%。
“武都油橄欖產業發展,離不開農行支持,沒有農行幾十年始終如一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百成畝橄欖園。”武都區農辦負責人楊某說。據悉,去年武都區油橄欖種植面積達43萬畝、產量3.6萬噸、綜合產值16億元,其中油橄欖鮮果產量36097噸、每噸0.7萬元、產值2.53億元、橄欖油產量5414噸、每噸22萬元。
武都支行黨委書記王全興表示,支持農民發展,加快實現整體脫貧目標,是農行的第一責任,也是當前的主要任務。今后武都支行會按照市分行要求,在防風險、提質量的基礎上,支持農民發展特色產業,支持隴南打造中國橄欖之城,以全新的金融服務,展示武都支行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