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郵儲銀行湖北黃岡分行秉承“服務三農、服務小微、服務社區”的戰略定位,在大別山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工作中承擔“扶貧小額信貸主辦銀行”的重任,在精準扶貧中為貧困戶“貸”來了好日子。
截至9月30日,黃岡分行金融扶貧貸款累計投放1836筆,金額突破2億元,惠及貧困人口超過3500戶。
據了解,郵儲銀行黃岡市分行針對有勞動能力、有脫貧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推出“精準扶貧”模式,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發放“五萬元、三年、無擔保無抵押、執行基準利率”的扶貧小額信貸。湖北羅田村民金勇彬就是這一模式的受益者。
金勇彬早年在浙江一帶打零工,為照顧家中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小孩,他踏上了返鄉的旅程。返鄉第二年,金勇彬借錢買來1000只鴨子,開始創業學習養殖。當時適逢郵儲銀行羅田縣支行獲批開辦扶貧貸款業務。作為結對幫扶的定點村,村兩委及扶貧工作隊把他推薦給了郵儲銀行。該支行客戶經理鄢晉利找到金勇彬,通過支行評級授信等多項工作,一周后,金勇彬成功申請到了郵儲銀行5萬元的扶貧小額貸款。
同時,在鄢晉利的幫助下,金勇彬學會了通過網絡學習養殖經驗,成功加入了村中養殖合作社。截至目前,郵儲銀行為1620余戶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貸款近5640萬元。
“小小紅安,人人好漢,銅鑼一響,四十八萬……”紅安原本是集革命老區、資源匱乏區、貧困地區、優撫集中區于一體的國定貧困縣,如今,已經順利脫貧退出貧困縣隊列。
紅安苕作為第一個紅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成為紅安縣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金果果”。為更好地服務“三農”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湖北阿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阿帆”)以紅薯掛面新產品轉化為契機,建立了紅薯、小麥種植基地。作為郵儲銀行金融精準扶貧的重點企業之一,截至目前,雙方合作達5年以上,郵儲銀行支持該公司發展壯大的涉農貸款達600萬元。
湖北阿帆與多家紅薯、小麥種植合作社和農戶簽訂了長期的供貨協議,形成了“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在紅安,有很多受益于這種模式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農戶。另外,該公司安排農村貧困戶12人到公司就業,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
據了解,郵儲銀行黃岡市分行按照“一縣一業、一行一品”的發展思路,開展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加大特色產業信貸投入,著力打造貧困地區特色產業推出的“產業引領”模式。該分行對接轄內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金融需求,鼓勵新主體與貧困戶簽訂雇傭協議、交易協議或提供就業崗位等直接或間接地帶動貧困戶增收,著力建設扶貧長效機制。
數據顯示,郵儲銀行共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近1800戶,投放貸款突破6.5億元,帶動近1900人就業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