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實地調研郵儲銀行對江蘇的富鹽村、新壩村的信貸支持情況,走訪了南美白對蝦養殖戶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情況。
記者首先來到了如東縣長沙鎮富鹽村,這里地處東部沿海,現有29個村民小組,常住戶口1120戶,總人口2784人。記者了解到,該村是南通有名的南美白對蝦養殖示范村,全村養殖總面積2.5萬畝,養殖南美白對蝦面積達1.7萬畝,養殖戶多達480戶。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萬元。
富鹽村黨支部書記張健對郵儲銀行江蘇南通分行一直以來在該村發展上的支持表示感謝。張健向記者介紹,截至目前,郵儲銀行南陽市分行在富鹽村已累計投放了2258萬元貸款,惠及60家養殖戶,幫助村里解決了許多脫貧攻堅問題。
“多虧了郵儲銀行這幾年的貸款支持,讓我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現在我已經是村里的養殖大戶了。”富鹽村村民夏紅軍對記者說。
夏紅軍是富鹽村一名南美白對蝦養殖戶。2012年,他投入50萬在村里租用了80畝土地開始創業。由于創業初期養殖技術不成熟、市場競爭激烈,流動資金比較緊張。就在他資金短缺的時候,南通分行下轄的如東縣支行進行了上門服務,向他介紹“農戶保證”、“農戶聯保”等多種貸款業務。
由此,從2013年的第一筆5萬元農戶聯保開始,夏紅軍的養殖規模也從80畝的露天養殖擴大到180畝的大棚養殖,年營業收入也從當初的70萬元增長到如今的450萬元。
在岔河鎮新壩村,記者了解到,該村位于鎮的西北部,現有村民小組24個,總農戶1217戶,總人數4356人。全村總面積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8500畝,目前已流轉4100畝。2014年,該村建成南通市連片面積最大的萬畝高效設施農業園區核心區,并成功通過南通市驗收。2017年,農民人均收入已達2萬元。
新壩村黨支部書記趙旭東向記者介紹,全村共有農民合作社5個、家庭農場6個,其中有3個為郵儲銀行貸款客戶,總授信金額230萬元,解決了當地小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的問題,帶動了整個農業產業鏈的發展。
如東趙云家庭農場主趙云是郵儲銀行“富農貸”老客戶。2014年7月,郵儲銀行江蘇省分行與省財政廳、省農業委員會合作開展“富農貸”貸款業務,為全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及產品。2017年,趙云在短時間內成功獲批150萬元貸款。他利用這筆資金新建了廠房,擴大經營規模,僅一年的時間趙云家庭農場的收入就從200萬元增長到250萬元,總資產也從460萬元增長至650萬元。趙云說:“有了郵儲銀行支撐,我們農民企業走出去發展就有了信心和決心。”
夏紅軍、趙云只是郵儲銀行南通市分行助力“三農”的縮影。2014年,該分行深入市場調研,結合如東地域及產業特色,在當地農戶缺少優質擔保、農漁業金融信貸服務比較匱乏的情況下在如東創新開辦了南美白對蝦特色貸款。
得到政策支持后,如東縣支行組建專業團隊、逐戶走訪,通過優質服務為農村發展,自產品落地以來該支行已累計投放南美白對蝦貸款535筆、金額超1.4億元。而自2014年“富農貸”開辦以來,如東縣支行強化服務意識,積極推動該項業務健康發展,截至8月底,已累計發放“富農貸”449筆、金額達2.19億元,結存205筆1億元。
南通市分行副行長朱麗向記者介紹,除此之外,郵儲銀行還在如東縣成功推出漁船抵押個人商務貸、坯布織造行業小額貸等貸款,瞄準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更深入地貼近農村金融市場,助力如東農業現代化進程。
截至8月,郵儲銀行如東縣支行已累計發放扶持涉農和小微的個人經營性貸款2.04萬筆33.58億元。其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貸款累計發放1622筆4.7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