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今年以來,山東省聯社帶領全省農商銀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立足全省鄉村實際,干事創業,擔當作為,在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實踐之路上走在了前列。
聚焦鄉村脫貧致富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是農商銀行服務和支持的重點,也是農商銀行助推農村經濟發展的立足點和結合點。山東農商銀行緊緊圍繞支持現代農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做文章、辦實事,提供實實在在的金融支持。
今年以來,山東省聯社針對農村產業發展,制定出臺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強與省農擔公司、保險公司等合作,推出“魯擔惠農貸”“政銀保貸”和“雙保惠農貸”等產品,重點支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龍頭企業+農戶”、“龍頭企業+基地+農戶”、“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農戶”等模式支持龍頭企業發展。截至9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系統發放鄉村產業貸款23萬筆、1054億元,支持戶數18萬戶。
打贏脫貧攻堅戰,開展金融精準扶貧是農商銀行的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山東省農商銀行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在省聯社的指導下,合理調配信貸資源,充分運用支農、支小、扶貧再貸款政策,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網格化管理,建立貧困戶幫扶臺賬,做到“一戶一檔、一戶一策、區別對待、分類幫扶”,動態掌握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支持工作做實做細。增強深度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促進深度貧困地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截至9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累計向省委、省政府明確的“四個2”深度貧困地區發放貸款66億元,直接支持1.69萬貧困戶增收,通過產業帶動間接支持5.09萬貧困戶增收致富。
為了讓農村客戶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務,山東農商銀行依托現有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村“兩委”大院等載體,打造一批一站式、智慧型、便捷化普惠金融服務點,打通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最后一公里”。截至9月末,全省農商銀行布設各類電子機具21.57萬臺,其中ATM/CRS自助設備1.3萬臺,POS終端17.17萬臺,農金通3.1萬臺,滿足鄉村居民現金存取、轉賬匯款、補貼領取、生活繳費、交易結算等基礎金融服務的需求。
聚焦美麗鄉村建設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安居樂業是美麗鄉村的基本要求。改善農民居住生活條件是山東農商銀行支持生態宜居建設的主要目標,也是農商銀行支持鄉村建設的關鍵點。
今年以來,全省農商銀行主動對接各地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工程,推廣“基礎設施配套項目貸”,積極支持農村供水、污水和垃圾處理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截至9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系統對接農村基礎建設項目1.89萬個,發放宜居類貸款61億元,支持鄉村居民居住條件改善,幫助農村居民進行危、小、舊房改造,有效提升了鄉村建設,豐富了農民生活。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是社會誠信建設根基,也是農商銀行營造誠信環境的主要載體。鄉村新風尚的培育和提升需要各類先進模范的引領和帶動,為此,山東農商銀行以支持先進模范人物為切入點,促進鄉村文明新風建設。
全省農商銀行主動對接地方黨委、政府,扎實推進文明信用戶、信用村、信用社區、信用鄉鎮(街道辦事處)評定工作,采取“集中評定、批量獲客、整體授信”的方式,對信用戶、信用村、社區給予信貸支持,幫助農民實現增收致富,為鄉村文明新風培育奠定信用基礎。
為了符合鄉風文明建設需求,山東省聯社創新推出了“黨員先鋒貸”“擁軍貸”“文明家庭貸”等信貸產品,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惠,有效滿足優秀共產黨員、道德模范、勞動模范等各類群體生產經營和綜合消費資金需求,讓先鋒模范率先得到支持。截至9月末,全省農商銀行支持各類先進模范2.5萬戶、貸款達47億元。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山東省農商銀行采取“送金融知識下鄉”、選派優秀干部掛職、開展打擊逃廢債以及為鄉村干部提供優惠貸款等形式,為鄉村社會治理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
山東省聯社指導選派懂金融、愛農業、親農民的優秀員工入駐農村基層黨組織,為鄉村建設出資、出智、出力。截至9月末,全省農商銀行系統掛職副鄉鎮長、街道辦副主任869人,掛職社區副主任、村主任助理1591人。同時,針對農村地區金融知識相對薄弱的現狀,全省農商銀行發揮點多、面廣,廣大客戶經理扎根鄉村一線的優勢,積極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活動,彌補鄉村金融知識匱乏的短板。截至9月末,全省農商銀行開展宣傳1000余場次,發放宣傳折頁20萬份,組織宣傳人員2萬余人,開設金融知識講堂、金融夜校400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