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金種子”。近年來,江蘇農商銀行主動履行社會責任,聚焦實體經濟需求,深耕小微領域,優化服務機制,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實現增量擴面。
數據顯示,江蘇省農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和支持戶數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在各地農商銀行的基礎數據平臺中搜索到的小微客戶數量,占據了當地小微企業總數的80%以上。有超過70%的工業百優企業與農商銀行有業務往來,其中60%以上的企業接受過農商銀行的信貸服務。
主動作為普惠小微客戶
江蘇農商銀行每年年末都會開展集中授信活動,為當地小微企業進行提前授信。各行主動和鄉鎮工貿中心聯系,獲取當地小微企業客戶名單,并制定中小企業網格化營銷方案,開展地毯式營銷。
“陽光金融”是靖江農商銀行的特色服務品牌,通過客戶經理走訪服務轄區每戶小微企業,按戶建立信息檔案。利用“陽光金融”標準化平臺作用,定期對平臺內客戶數據進行完善、更新,及時調整客戶預評級、預授信額度,著力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泗陽、東臺農商銀行通過發放企業轉續貸降低融資成本,解決其因流動資金不足而無法及時歸還貸款的問題,且在利率定價上按企業相應等級利率執行,沒有任何額外費用;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擔保公司擔保貸款按照對應授信級別貸款利率少上浮5%,優質企業準入時還會根據客戶授信情況給予一定的利率優惠。
為強化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力度,江南農商銀行8月與江蘇省信用再擔保集團有限公司簽訂小微業務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從消減銀行、擔保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入手,著力降低交易與操作成本,努力在“增額保”“專精特新貸”等標準化小微產品上開展一系列深度合作。
政策導向優化信貸資源
年初,在監管部門印發了《關于2018年推動銀行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后,江蘇農商銀行及時將小微企業“三個不低于”監管要求調整為“兩增兩控”的新要求,在保證貸款增速、增量達標的同時,合理控制小微企業貸款資產質量水平和貸款綜合成本。
靖江農商銀行著力支持傳統制造業實施能效提升、清潔生產、污染防治等技術改造,加大對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的信貸投放;突出對“專精特新”中小制造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推動制造業領域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加大對創新性創業和就業型創業的扶持力度。今年以來,該行向5戶科創型企業發放貸款2480萬元,發放綠色貸款20戶逾2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近80億元。
江南農商銀行則有效強化與江蘇再保集團的聯動,積極為全省優質小微企業、省內科技創新企業、區域支柱企業上下游產業鏈,以及政府白名單內的特定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融資服務。
有需即達提升服務效率
江蘇農商銀行注重與各地園區管委會、重點鄉鎮的合作,通過建立信息交流溝通互動平臺,第一時間對接入園企業、新開企業在開戶、結算、信貸等方面的一籃子金融服務需求。
靖江農商銀行從小微企業短、頻、急的用款特點,和抵押擔保不足、財務制度相對不健全等痛點出發,創新訂單通、稅易貸、科技貸、“陽光金融”經營貸等產品,為企業破解融資難題。并持續優化授信審批業務流程,提高審批質效,做到能批速批、能貸速貸。
泗陽農商銀行把以前企業貸款無論金額大小都要上貸審會的流程,簡化為500萬元(含)以下小微企業貸款只需要授信中心主任單人簽批。對于中小企業貸款完全實行盡職免責制度,客戶經理只要在相應階段按照總行規定動作執行到位,就可以完全免除責任。
東臺農商銀行合理確定小微企業利率定價參考指標,結合小微企業客戶的資信等級、忠誠度、貢獻度以及貸款份額、擔保方式等,逐項逐戶測算客戶貸款利率執行標準,讓服務更體貼。
此外,江蘇農商銀行還注重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一方面加大考核力度,落實好督導、推進、考核、獎懲等配套措施;另一方面持續完善涉農及小微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和盡職免責制度,促使客戶經理愿貸、敢貸、快貸,有效激發了拓展小微企業客戶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