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南縣咸嘉垸村的小龍蝦養殖戶曹政奇和10多位村民在田間加固田埂,給即將越冬的蝦苗進行人工造穴。
曹政奇告訴《農村金融時報》記者,盡管水田流轉費用逐年上漲,已經超過每畝800元,他仍然流轉了上千畝發展稻蝦套養,今年小龍蝦銷售良好,畝均獲純利4000多元。依托縣政府產業扶持,郵儲銀行湖南南縣支行信貸支持,曹政奇計劃擴大種養規模。
記者了解到,南縣地處洞庭湖區腹地,有低洼水田面積60多萬畝,長期以來,單一種植水稻效益低,農民積極性不高,撂荒嚴重。
南縣瞄準濕地生態環境的自然資源優勢,嘗試組裝推廣“低洼濕地稻蝦生態種養循環農業模式及技術”,經過摸索試驗發現,在稻田里養蝦不但可以確保糧食產能,大幅降低農藥、化肥施用量,改善稻米品質,還可以促進農村土地流轉,提高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率,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稻田綜合效益大幅提升。
南縣縣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稻蝦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打造稻蝦產業百億工程發展目標,規劃布局標準化種養基地建設、稻蝦精深加工、稻蝦產業特色品牌、稻蝦產業宣傳推介等8項重點工作。
在2016年縣政府經濟工作會上,南縣支行行長周敏提交了一份《做大做強小龍蝦產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政協提案,引起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不久之后,稻蝦共生產業惠農貸款順利推出,并明確了8000萬元的信貸投放目標。
同時,南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以上資金,支持小龍蝦種苗繁育、稻蝦品牌培育推廣、養殖保險、產業招商配套等公益性項目;每年安排200萬元,用于加強對稻蝦種養戶的技術培訓與現場指導;對種養規模超1000畝且達到基地建設標準的經營主體,每畝一次性獎補200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蝦苗購買;對新發展種養基地超過200畝且需貸款資金的,縣財政按每畝1000元貸款額度安排50%的貼息支持;鼓勵支持種養戶購買稻蝦種養保險,對新發展的種養基地統一投保,保費由政府承擔50%。目前,已累計投入各類扶持資金1.2億元。
南縣支行專門抽調8名業務人員從事稻蝦貸款工作,逐一開展12個鄉鎮的業務現場宣傳,所有的貸款均實行上門服務,解決稻蝦種養殖農戶融資難題。
2017年4月,南縣支行聯合縣財政局、畜牧水產局及各家保險公司召開稻蝦惠農貸款落地后的第一次業務協調會,當月成功發放第一筆貸款15萬元。
截至8月底,南縣支行稻蝦惠農貸款累計發放370筆,金額達5826萬元,為南縣稻蝦共生產業的快速發展不斷注入金融動力。
據初步統計,目前南縣稻蝦種養規模近38萬畝,種養戶達3.85萬戶,畝平效益3500元以上。已建成1000畝以上集中連片稻蝦標準化生產基地22個,培育發展稻蝦種養、銷售、加工等新型經營主體200余家,稻蝦一、二、三產業融合產值超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