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了解到,新早稻上市以來,湖南省糧油集團、天下洞庭實業有限公司等地方糧食企業積極入市,于7月中旬早開秤。中儲糧直屬企業從8月1日起將中央儲備糧輪換收購價上調至120元/百斤,引領各級儲備入市收購輪換糧。
農發行湖南省分行早調查早安排,及時足額撥付貸款,保障各類收購主體資金供應,截至9月底,農發行湖南分行系統累計發放早稻收購貸款40.14億元,支持企業收購早稻104.23萬噸,其中最低價收購貸款7.85億元,支持托市收購27.4萬噸,促推早稻收購整體平穩有序。
緩解國家政策性收儲壓力
據湖南省糧食局調控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省糧食局、中儲糧湖南分公司、農發行湖南省分行壓實責任,通過政策、資金支持等多方面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央企、地方骨干糧食企業和其他市場主體協同作戰,形成合力,極大地緩解了國家政策性收儲壓力。
記者了解,今年早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時間為8月1日至9月30日,啟動條件調整為“當糧食市場收購價格持續3天低于最低收購價水平時”,同時明確“當市場收購價格回升到最低收購價水平以上時,要及時停止最低價收購”。
據統計,湖南常德、岳陽、衡陽3個糧食主產區的17個縣區先后啟動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啟動區域比去年明顯減少,其中第一批啟動時間為8月28日,較去年晚10多天。
農民收入不降反增
近年來,湖南省加快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及耕地休耕治理,今年早稻種植面積約1238.2千公頃,比上年下降14.5%。以長株潭地區為例,今年完成水稻改種高粱、玉米、紅薯、大豆等旱糧作物19.2萬畝,改種蔬菜及其他經濟作物38.1萬畝。
湖南連續調減水稻種植面積,雖然糧食產量穩中有降,但市場有效供給顯著增加,農民收入不降反增。據種糧農戶反映,除耕地休耕政府給予補助外,改種優質稻或其他比較效益更高的作物使收入增加明顯。
安仁縣種糧大戶李建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普通稻常規收購價格由去年每百斤130元降到今年115元,改種優質稻后,我們與生平米業公司簽訂的訂單價格年初為145元/百斤,而實際收購價格上浮至150元/百斤,一降一升,今年我們每百斤多賺了35元。”
在安仁縣靈官鎮和安平鎮,像李建民一樣改種優質稻而獲利的農民還有15430戶。據了解,安仁縣生平米業公司自成立優質稻生產專業合作社以來,主動適應市場需求,指導農戶按照“市場需要什么就種什么”的思路,大力培育推廣“生平1號”和“泰優390”等多個優質稻品種種植。
得益于農發行郴州市分行為糧食加工企業制定個性化服務方案,創新循環貸款品種,落實“無還本續貸”政策,該公司已連續12年獲得農發行2500萬元貸款支持,資金得到充分保障。公司在安仁縣6個鄉鎮實行訂單種植面積5萬余畝,并免費供種、免費技術指導、優質優價收購。依靠“公司+農戶+基地”訂單種植模式,每年通過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876戶,促成每戶增收4000元。
記者獲悉,由于今年最低收購價執行時間調整、質量標準提升以及衛生指標要求等政策變化,湖南市場反應強烈,局部地區糧庫門口排起了長隊。糧食部門和收購企業及時跟進,通過為農戶提供“家門口檢驗”、采取預約交糧、早開門晚關門等舉措,爭取種糧農民和經紀人的理解和支持,盡量緩解排長隊現象。
在湘潭縣裕湘糧食購銷有限公司庫點,收購企業工作人員會同鎮村干部、交警等力量,給100多輛大小送糧車貼上序號,疏導車輛有序進入糧庫。楊家橋鎮糧食經紀人李偉告訴記者,糧庫配備有茶水、防暑降溫藥,有專門的休息室,工作人員態度好,盡管難免要排隊,但大伙兒覺得舒心。
而出于對政策調整和市場價格的考慮,前來益陽橋南國家糧食儲備庫送糧的許多農戶則明確表示,明年不再種植早秈稻,將學習其他地區改種優質稻或者另尋出路。
湖南省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農民種什么企業就收什么,價格倒掛問題突出,財政和企業負擔重,構建以市場化收購為常態、最低收購價為特例的糧食收儲新格局,有利于推動糧食種植結構調整,促進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優質優價、優糧優購才能真正激發農民種植積極性,使農民實現既豐產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