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發行江蘇靖江市支行緊扣服務“長江經濟帶”戰略主題,依托長江黃金水道優勢,圍繞省級糧食產業園建設,發揮政策性金融信貸杠桿作用,以“互聯網+”思維創新支持“線上+線下”綜合服務模式,支持靖江“華穗集團+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延鏈、補鏈、強鏈,激發了糧食產業發展新動能,實現了“大糧食、大產業和大市場、大流通”。
“訂單農業貸款”惠農民
隨著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各類市場主體大量涌入糧食購銷市場,給原本處于壟斷地位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帶來了沖擊,“小而散、薄而弱”的糧管所經營模式已無法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為此,農發行靖江市支行及時采取“有保有壓、擇優扶持”的信貸支持策略,積極配合政府和糧食主管部門實施的企業資源整合工作,實行“汰弱并強、合小為大”戰略。
從15家小型糧管所到建立國資全額控股、股權明晰、資產優質的行業集團,實現了經營統一;從糧食年購銷量200萬噸突破至375萬噸,實現了效益翻番;從單一的簡單倉房至擁有12.5萬噸立筒庫、22.64萬噸的標準化倉房及碼頭年吞吐量達202.25萬噸的6個內河泊位,實現了規模猛增。
農發行靖江市支行支持企業以需求端對標供給端,前延上游,后伸下游,通過訂單農業貸款滿足市場需要,提高種糧農民收益。
首先,靖江市支行實施“訂單收購”,讓農民吃上“定心丸”。該支行根據糧源品質和銷售渠道,有選擇地與靖江市3家種糧大戶簽訂了訂單合同,累計收購糧食1萬噸,得到了政府和種糧大戶的一致好評。
其次,實施“訂單采購”,激活“大糧源”戰略。靖江市支行根據“以銷定貸”的信貸政策,在重視本地糧源的同時,支持華穗公司把視線投向國內主產區,建立大糧源戰略,根據歷年提供的糧源品種篩選新增14位糧食經紀人,2017年夏收期間累計糧食購進量達20萬噸,打響了沿江糧食產業群“興農富民”、“興糧活市”的品牌效應,靖江“巧婦”做出了“豐盛大餐”。
此外,“訂單生產”,打造“公司+基地+農戶”新模式。靖江市支行發放購銷貿易糧食貸款2000萬元,支持華穗公司根據客戶需求,通過定向、定點、定量種植糧食品種,以高于市場0.04元/公斤的價格收購,讓農民實現未銷先售,優質優價。
“線上+線下”激活“大流通”
農發行靖江市支行支持靖江糧食產業園做大糧油物流總量,拉長產業鏈,以長江安寧港為依托,以揚子江現代糧食物流公司為載體,充分發揮華穗集團內部現有倉儲、流通、糧源等優勢,依江打造區域糧食物流節點,自2009年以來支持企業新建倉房20.44萬噸,內河泊位6個,日處理量1000噸糧食烘干設施,增強了該市在沿江糧食產業行業競爭的“硬實力”。
揚子江現代糧食物流公司是華穗集團的子公司,也是該支行自2007年開始重點支持的糧食客戶,依靠沿江天然區位優勢,該公司現已成為全國糧食六大通道50個重點糧食物流節點之一。自建成以來,該公司依托倉儲、檢測和碼頭設施,為客戶提供糧食代收、代儲、中轉、配載、除雜、烘干、檢測等綜合服務,推進糧食安全、高效、快捷、低成本流通。
目前,靖江市支行正積極助推該公司搭建港口運輸平臺,通過平臺管理,將糧食產區至糧食銷區的運輸全過程納入服務和監控中,既保證糧食運輸安全,又為糧食產銷方搭建了對接平臺,擴大了糧食產品的“服務網”。
為助推糧食市場交易的活躍度,讓種糧農民分享交易流通環節的利潤,靖江市支行還發放2000萬元農村流通體系基礎設施貸款和2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支持建設南方小麥交易市場,并建成南方小麥網和電子交易中心。建成以來共舉辦300多場競價交易會,成交金額近20億元,成功搭建“線上+線下”種糧大戶和生產者的“直通車”,實現了南方小麥市場的價格發現和供需撮合功能。
靖江市支行還創新“采購協作”扶貧新模式,發放華穗公司3000萬元購銷貿易企業糧食短期扶貧貸款,在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走出了一條與內蒙古玉米基地產銷合作的新路子,帶動20名國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實現了糧食產銷區的“深開發”與“大融合”。
自2013年以來,靖江市支行累計發放糧食購銷貸款37億元,支持沿江糧食購銷企業實現購銷總量1000萬噸,助推沿江糧食產業園在轉型升級的同時實現了創新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