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青州農商銀行緊緊圍繞省、市聯社工作部署要求,緊密結合當地海洋產業特點,大力拓展“藍色信貸”業務,推動當地海洋產業做大做強。
釋放產業綜合效益
依托山東省首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海關鐵路監管場所—青州國際陸港海關監管鐵路場站項目建設,大力支持省內第二條中歐班列———“魯新歐·青州號”國際班列常態化開行,青州農商銀行創新推出臨港物流“藍色信貸”,深化與青島港、龍口港等港口合作并聯,給予國際陸港、國際班列承建主體企業—港天物流授信3000萬元,統籌推進臨港國際物流體系陸海貫通、鐵水聯通。目前,已通過抵質押擔保等方式為港天物流發放信貸資金3000萬元。
該行同時開展“外匯服務提升年”活動,推動進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大力發展國際業務,培育骨干企業,擴大外貿主體,重點支持外貿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優化跨洋貿易金融服務質效。聚焦江北最大海洋裝備制造產業園—青州黃樓海洋裝備小鎮建設發展,該行創建“中小企業信用聯盟”,重點建立40余家海洋裝備企業信貸共同體,有效滿足了產業園內企業研發生產港口清淤船、海洋動力裝備、海上鉆井平臺起重設備等產品的融資需求。
該行還落實當地海洋化工企業專人包靠機制,緊密跟進吉青化工、青能動力等6個重點海洋產業項目信貸需求,加快培育海洋化工產業孵化器、加速器、轉化器,推動海洋石油化工、海鹽化工、海水化工、海藻化工等產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該行已信貸支持海洋生物基材料產業園200余萬元,累計投放吉青化工等重點海洋化工企業信貸資金3350萬元。
此外,該行夯實海產電商“根基”,依托青州外貿大廈,轉變信貸投向,加大利率優惠,大力支持港韓購、創基等跨境電商平臺發展,積極開展“互聯網+海洋產業”提升行動,引導海洋裝備、海洋化工龍頭企業“觸網”升級,推動外貿新業態發展。目前,已累計為外貿電商平臺發放信貸資金3000萬元,組織近百位企業負責人參加“互聯網+外貿”營銷實戰、“一帶一路”跨境電商班等系列培訓4次。
優化金融服務環境
在暢通跨境結算渠道方面,該行深入準確把握國際市場信息,將暢通貿易渠道、減少結算環節作為助推海洋經濟、對外貿易的重要抓手,推動實現支行個人外匯業務全覆蓋,開通23家支行個人結售匯業務,新上報13家支行個人結售匯資格申辦業務,積極推動開拓資本項目境外放款收回、開立關稅保函等新業務,努力塑造國際貿易、外匯業務首選行品牌形象。該行還緊密對接上級聯社,開立2家美資銀行美元賬戶,建立起美元清算關系,確保農商銀行外匯客戶結算暢通,贏得了客戶信賴。
在落實支付便捷服務方面,該行多渠道開展利企利民服務,通過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電子銀行產品,提供銀行卡、手機APP 、網銀、聚合付等線上支付結算服務,同時,增設農金員和ATM等自助設備,建立一批“5+N”型覆蓋廣、標準化、全功能的“幸福驛站”,提供支付結算、融資、商品銷售等配套服務,還提供單據“送門”服務,免費為客戶提供外幣短信通業務,推出網上銀行、傳真、郵件、柜臺等多種結匯服務方式,有效方便企業資金調劑運用、本外幣資金轉換和劃轉。
在宣傳金融業務方面,該行制定外匯客戶定期走訪制度,班子成員帶頭走訪外貿企業,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結算等方面的難題;定期舉辦銀企座談會,促進彼此互通信息,討論國際貿易新風向,常態化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宣傳活動;探索推進“紅馬甲+國際業務”營銷拓展模式,通過“農金夜校”、“行長大講堂”等活動,開展“金融教育下鄉”,重點講解信貸申辦、結匯辦理等金融知識,積極營造誠信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