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重點扶貧開發縣廣西崇左市天等縣,農閑時去扶貧車間做工,拿計件工資已成為很多貧困戶、留守婦女的生產生活方式。
天等是一個不沿海、不沿邊、沒有口岸的山區縣,且石漠化面積達44.7%,截至2017年底,該縣尚有6.6萬貧困人口,嚴峻的脫貧任務和薄弱的產業基礎并存。為應對這一挑戰,崇左市委、市政府按照“政府+政策性銀行+擔保+保險+產業+貧困戶”五位一體模式和財政金融扶持措施,創新推進天等縣“扶貧車間”項目,不但促進了脫貧攻堅,還撬動了農發行崇左市分行政策性金融的杠桿活力,實現了“扶貧車間”從“點上發力”到“遍地開花”。
資金保證 扶貧車間結碩果
緣何愿意回鄉?天等縣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內,九零零飾品涂裝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邦紅告訴記者,他看中的是鄉村創業成本低。
多年前,梁邦紅先后到廣東、浙江等地打拼,在義烏看中小飾品加工前景廣闊,創辦了自己公司,一干就是18年,公司也不斷擴大,員工由原來的七八人增加到一百多人。
“時間一長,用工成本高,技術工人流失率大,想擴大規模,這邊缺少空間。我們一盤算,如果回老家,問題不就解決了嗎?”梁邦紅說。
回鄉創業,說起來輕松,干起來不容易。
記者采訪中了解,對于像梁邦紅這樣的返鄉創業者而言,最大的難題首先是資金問題,集中在貸款難。
“現在我們公司除了在返鄉創業園這里有個總部外,還在10個村頭都建起了車間,物料存庫、購買設備、農民的勞務費都是一大筆開支,銀行到底能不能給貸款是我最擔心的問題。”梁邦紅說。
建新車間,買新設備,梁邦紅把多年積蓄全部投入后,仍有很大的缺口。公司運行后,周轉資金左挪右支,捉襟見肘。今年4月份,得到農發行崇左市分行100萬元的貸款支持,才解了燃眉之急。
農發行的信貸資金,是梁邦紅和其他天等縣返鄉創業者的一場及時雨———資金的杠桿被放大,引導了九零零飾品涂裝設計有限公司及其他扶貧車間擴大生產規模,并在村頭建立起加工廠,一大批來料加工型車間迅速發展壯大。
車間其貌不揚,走進去一看,里面熱鬧非凡。
黃靜芳的鑫達手套廠位于天等縣都康鄉安康村百念屯,《農村金融時報》社記者注意到,手套廠路邊還豎著一塊招工牌,上面寫著底薪1700元。黃靜芳指著一排新的設備告訴記者,拿到農發行的50萬元貸款后,立刻新增了幾十臺設備,目前廠里正缺人手。
“銀行貸款讓廠里擴大了規模,干事業越來越有干勁,今年相比往年肯定能翻一番,產值預計達1000萬元。” 黃靜芳說。
黃靜芳夫婦早年在廣東打工,她專做設備銷售,丈夫則是負責售后維修。2016年初,兩人回到家鄉辦起了手套廠,生產建筑、機械制造等行業專用的手套,產品遠銷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廠里目前擁有機械設備200多臺,152名員工,90%為當地留守婦女,其中30名員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采訪中發現,崇左市“扶貧車間”的政策和農發行資金的貸款注入,使鑫達手套廠這樣的一大批企業真正慢慢茁壯成長,形成扶貧車間產業集群。
截至目前,天等縣已創建“扶貧車間”100多個,帶動1300多戶貧困戶實現就業增收,貧困戶人均年增收1.5萬元以上,安排留守婦女就業1250人。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就業的局面,使天等縣貧困群眾思想進一步轉變,內生動力進一步被激發,擺脫困境的主動意識和信心更加強烈。
多方發力,返鄉創業有保障
天等縣山多地少,自然條件惡劣,生存條件艱苦。以前,這里的一批批人走出大山,在40多萬常住人口中,外出務工的青壯達13.6萬人。扶貧車間的探索實踐,讓外出務工的青壯年看到了在家門口創業發展的希望。
然而,在天等這樣的貧困地區發展產業,最大的難題還是資金從哪里來。
天等縣金融辦主任李斌告訴記者,已建成的扶貧車間在起步時由于沒有規范的財務,也沒有實際的擔保物供銀行評估,資金風險問題無法保障,在融資中存在銀行準入的門檻問題,導致融資難。
“做企業,經常感覺缺資金。”天等縣康瑞電子廠潘衛抗對記者坦言。他的車間所有電子配件加工都是訂單式生產,備貨資金用量大,而貨款資金回流時間基本上需要3個月以上。
“由于合伙人突然撤資,我不得不拿出流動資金購買下全部股份。一下子沒有資金備貨,又沒辦法拿到銀行的貸款,當時都覺得快撐不下去了。”潘衛抗說。
融資難,一度使天等縣“扶貧車間”發展處于一個非常尷尬的狀態。
為解決這一難題,崇左市委、市政府多方尋求突破辦法,在2017年印發了《關于印發崇左市財政金融大力支持“扶貧車間”發展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就加大產業扶貧的扶持力度,全面推廣天等縣“扶貧車間”的經驗做法,破解產業扶貧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作出部署,特制定崇左市財政金融大力支持“扶貧車間”發展的若干政策,運用財政措施鼓勵轄區銀行放貸支持“扶貧車間”。
“作為政策性銀行,我們當然是義不容辭。”農發行崇左市分行行長李德寧說。為支持崇左市委、市政府破解“扶貧車間”融資瓶頸,實現扶貧產業從“車間”到“工廠”的跨越發展,農發行崇左市分行相關負責人多次前往天等縣“扶貧車間”開展現場調研,召開座談會梳理政策,研究對策。
在扶貧車間融資問題上,農發行崇左市分行主動為扶貧車間提供了1600萬元專項授信。農發行第一批320萬元貸款的落地,讓九零零飾品涂裝設計有限公司、天等縣都康鄉鑫達手套廠等多家車間都獲得了的融資,創業信心倍增。
李德寧告訴記者,為打好脫貧攻堅戰,農發行總行也相繼出臺了重點支持深度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系列指導意見,崇左市分行專項授信天等縣扶貧車間是對農發行總行政策的積極落實。
在政府政策扶持和農發行信貸資金的幫助下,康瑞電子廠也在今年初拿到50萬元的扶貧車間貸款。“現在我們的訂單不斷,廠里固定有110人做工,今年的產值預計能到500萬以上。”對公司的發展,現在的潘衛抗滿懷信心。
“為了使扶貧車間產業健康發展,我們打造了‘黨委引領+政府主導+返鄉創業人員牽頭+貧困戶+金融扶持’的產業鏈。”天等縣常務副縣長許鐘央說。
崇左市政府的配套政策和農發行的資金支持,極大地解決了天等縣扶貧車間的融資問題,促進了產業的發展壯大。不到兩年時間,全縣就有860多人返鄉創業,辦起工廠120多家,帶動650多戶從事種養業,吸納7000多名貧困人口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