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行甘肅分行探索創新的產業扶貧“定西模式”在定西市渭源縣試點成功,首批2筆、600萬元合作社產業扶貧貸款近日成功投放,突破了政府購買服務信貸模式的路徑依賴,打通了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精準扶貧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以來,農發行甘肅分行認真貫徹落實農發行總行和甘肅省委、省政府服務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甘肅分行黨委“黨建統領、創新發展、合規管理、防控風險”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創新服務全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信貸新模式。
隨著政府舉債日趨規范、政府購買服務模式逐步受限等政策變化,甘肅分行迅速行動,主動出擊,主要行領導帶領信貸團隊,與市、縣分支機構聯動,對全省農業合作社運營情況和融資需求等情況開展摸排調研,深入研究信貸支農政策,充分討論醞釀,按照“政府主導、產業帶動、規模經營、專款專用、風險可控”原則,擬定《試點方案》,選擇定西市渭源縣兩家國家級示范農業合作社開展試點。
甘肅分行信貸團隊實行現場辦公,跟蹤上門服務,與當地政府、財政、扶貧、農業等部門和國家級、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反復磋商,面對面征求意見;開通辦貸“綠色通道”,實行流水線作業,模擬開展壓力測試,在不到半個月時間內完成評級、授信、準入和調查評估工作。
5月11日,農發行甘肅分行首批2筆、600萬元合作社產業扶貧貸款成功投放到位。該貸款投放后,可使承貸的兩家農業合作社進一步健全管理和運營機制,通過合作社平臺將貧困戶社員急需的農業生產資金落實到村、到戶,用于產業基地、農業設施建設,生產資料、農用工具購置等,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技能和生產效率。貧困戶社員還可通過參與合作社分紅、就近務工、農產品集中統一銷售等途徑,大幅增加戶均、人均收入。據測算,該筆貸款投放,可直接帶動291戶、1360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同時,通過輻射作用,可帶動周邊農戶進一步提高經營意識和生產能力,推動整區域貧困人口早日脫貧。
農發行甘肅分行產業扶貧“定西模式”在充分借鑒“呂梁模式”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實際加以創新,以“政府增信、農發行貸款、合作社承貸、擔保公司擔保,保險公司保險、貧困戶受益”為核心,將政府職能優勢、合作社組織協調優勢、政策性銀行資金優勢充分結合,形成優勢互補,增強支農合力。
在項目選擇上,建立擇優遴選機制。由各鄉鎮推薦,縣直職能部門審核并建立項目庫,政府向農發行推薦成熟項目,農發行和擔保公司協商選擇貸款對象,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平行盡職調查評審,在貸款利率、期限等方面,實行優惠信貸政策。
在具體操作上,建立協同配合平行作業機制。由地方政府主導建立產業扶貧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農發行根據風險補償基金放大倍數提供貸款,合作社按照貸款額度的一定比例繳存風險保證金;擔保公司對限定額度內單筆貸款提供保證擔保;專業保險公司為合作社法定代表人或實際控制人辦理保險。
在風險防控上,建立及時補償和風險“熔斷”機制。當貸款不能按期償還時,可由風險補償基金和風險保證金進行代償。同時,當農發行監測系統統計的關注類貸款或不良貸款達到規定上限,或出現未按規定及時補足風險補償基金等情況時,開戶行可暫停貸款業務辦理,待關注類貸款或不良貸款降至一定比例,基金缺口補充到位,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后,即可恢復業務辦理和后續貸款發放。
農發行甘肅分行探索創新的產業扶貧“定西模式”,有效突破了長期以來縣域特色產業發展缺資金、個體農戶貸款難、信貸風險難把控等多項“瓶頸”,實現了政策性信貸資金向貧困戶“精準滴灌”,是一次農業政策性金融服務縣域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和精準支持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的有益嘗試,開辟了農發行支持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