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如東縣沿海農村經濟呈現蓬勃發展態勢,對資金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如東農商銀行緊跟經濟發展和產業調整步伐,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為海洋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信貸助力漁船升級
如東縣兩面臨海,很多漁民祖輩相傳“耕海”家業,擁有一艘大船走向深海一直是每個“闖海人”的“藍色海洋夢”。在近年來加快推進漁船“小改大,木改鋼”的大背景下,如東不少老、舊、小漁船已不能通過年檢面臨被強制報廢的境地,必須進行更新改造。
“從2014年開始,縣里規定必須淘汰小型、木質漁船,使用大中型鋼制漁船。當時我就立即聯系造船廠,準備添置新船。” 從事海洋捕撈將近30年時間的孫學華是長沙鎮有名的“船老大”,漁船的好壞不僅影響安全生產,也和他的收入直接掛鉤。“但是船廠要求我要先預交3成左右的造船金,在試航之前還要繳清余下的費用,這意味著,建造一艘上百萬元的新船,我要自籌補充指標的錢以及造船費用,巨額的造船資金讓人十分頭疼。”
和孫學華一樣,“融資難”問題困擾著不少想要升級換代漁船的漁民。如東農商銀行了解到相關情況后,主動上門營銷,并建議其買足值保險,制定配套金融服務方案,根據其生產生活習慣,辦理可隨借隨還的“易貸通”卡。“圓鼎‘易貸通’卡是存貸合一的卡種,貸款到賬后,隨時可以通過銀行營業網點、POS機或村村通等業務渠道進行資金結算。貸款、存款都是一張卡,我的資金流水也很清楚,更重要的是,不用再來回奔波,省了不少力氣。”孫學華很滿意。
融資平臺推動產業發展
大豫鎮東凌村的如東周海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紫菜、文蛤等水產品養殖、收購和銷售業務,資產規模不斷擴大,這都離不開如東農商銀行的支持。如東農商銀行2013年將其納入“雙百培育”計劃,采取客戶經理包干掛鉤管理的辦法,一對一按月上門走訪,為企業提供信貸支持、現金管理、開戶結算、投資理財等多種金融服務,針對漁業生產投入大、風險高、資金流動性強的特點,為這家公司量身定制了“漁船抵押貸款”、“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兩種特色產品。公司財務總監胡女士說道:“從農商銀行貸款,下款下得很快,漁船上加了油,添了設備,漁船按時出去,收成也很好。”
融資難一直是制約漁業整體發展的瓶頸,小額貸款難以滿足漁業生產的資金需求,漁民要向多家銀行貸款,利息高,手續煩瑣。“漁船抵押貸款”和“海域使用權抵押貸款”的開辦,是如東農商銀行對傳統貸款抵押模式的創新,為破解海洋漁業貸款難題打開了“一扇窗”,不僅提高了漁民進行海洋捕撈的積極性,也大大降低了漁民從民間高息融資的風險,有力地支持了縣域海洋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銀行要想實實在在地為企業做點事情,就必須要懂得企業需要什么,難在哪兒。我們的‘雙百培育’計劃以開展活動為手段,以催生、助長、扶強、提速、躍升為重點,以發展縣域優勢產業、技術密集產業為著力點,集聚客戶資源,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真正實現了企業、銀行、政府的多贏局面。”如東農商銀行業務發展部總經理朱新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