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湖北省襄陽市保康縣馬良鎮趙家山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完工,自來水全面通村入戶。村民張憲松是第一批享受自來水入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張憲松家廚房里,《農村金融時報》記者看到:新鋪設的乳白色自來水管道安裝在寬敞明亮的廚房,一打開水龍頭,清亮亮的水就噴涌而出。
張憲松捧著自來水說:“以前燒水,只要水一滾,就白花花一片,像雪花一樣,幾天下來水壺里就會結上一層厚厚水垢。如今我們全家能夠喝上自來水,真是享了黨的好政策的福。”
據介紹,保康縣位于襄陽市西南部,平均海拔910米,由于農村飲用水設施建設滯后,大部分鄉鎮飲水存在水質苦咸等問題,雖然經過多年努力,全縣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5%,基本上解決了大部分農村用水難、飲用污染嚴重的地下水等問題,但是水量不足、水質不達標、供水保證率不足、供水方便程度不夠等問題仍然十分嚴峻。
“服務鄉村振興,支持農村飲水工程建設,是農發行義不容辭的責任。”農發行保康縣支行行長衛翔介向記者介紹,“2017年11月,我行通過與保康縣水務局開展項目對接,加快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重點項目貸款調查審批進度。”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該支行已累計投放中長期貸款1.3億元支持全縣11個鄉鎮飲水工程建設。
工程建設部經理郭宗榮說:“我們這個安全飲水項目扶貧帶動作用比較強———項目計劃新建(擴)建飲水工程581處,項目總受益人口21.1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19萬人。”
張憲松接過話頭說:“我們保康縣老話說的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大部分鄉鎮的農民跟我一樣喝不上干凈水,挑水路遠又滑,水質又苦又咸。盼望了幾十年,今日可算是把‘吃水難’的問題解決了。”
趙家山村委書記趙祥華表示,在農發行的支持下,趙家山村建成了全縣第一個村級水廠,解決了全村2000多人吃水難問題,農民的健康水平較以前明顯提升,介水傳染病和水致地方病明顯減少。農民的居家生活和精神面貌大為改觀,開始改廚、改廁,購置洗衣機,傳統落后的生活方式悄然變化,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
在保康縣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工地上,公路兩旁,一排排引水鋼管,堆放有序,工人們正揮汗如雨地鋪設管網,興建凈水廠房,施工現場,推土機、運土車,來往如梭,熱火朝天。
工程建設部經理郭宗榮指著項目施工圖說:“集鎮供水處、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飲水工程管網已全部鋪設,第一批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貧困戶飲水已進村入戶,貧困戶已經喝上了自來水。”
“按照規劃,保康縣農村飲水安全項目預計于2018年11月底全部竣工。通過水泵從水井取水后,將水輸入管網,進入凈化池凈化,最終將合格優質的自來水輸送到千家萬戶。”衛翔信心滿懷地展望,“到時,不僅能夠解決全縣11個鄉鎮,21.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逐步建立‘從源頭到安全’的農村飲水工程建設和運行管護體系,提高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確保農民喝上更加方便、穩定和安全的飲用水。”
飲水思源。張憲松激動地用新入戶的自來水給大家泡了一杯茶,熱情地邀請大家分享他的快樂:“我活了大半輩子了,喝了60多年的咸井水,現在也跟城里人一樣喝上自來水了。來來來,大家來了都是客,請喝上一杯茶,嘗嘗香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