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行陜西西安長安區支行以“惠農卡+電子渠道”服務模式為主線,深入推進農村空白地區支付渠道建設,疏通了城鄉金融服務“毛細血管”,為助力鄉村振興起到了較大推動作用。截至4月末,該支行共設立惠農(民)金融服務點604個,電子機具行政村覆蓋率達100%。近3年來,該支行惠農服務站累計發生交易246.32萬筆,金額21.03億元。該支行被農行陜西省分行評為全省惠農通工程十大支行第一名,被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評為改善農村地區支付服務環境建設先進單位。
抓住機遇 穩步推進
西安市長安區地處關中平原腹地,是陜西省最大的涉農區縣。這里有671個自然村,農戶人口達81萬。如何切實踐行服務“三農”的承諾,提高金融服務“三農”能力?農行西安長安區支行決定從暢通農村地區支付渠道建設入手。
2013年3月,長安區支行以東大、灤鎮為試點村,在小超市、小商店建成了第一批惠農金融服務站。
2014年4月份,該支行以五臺及郭杜街辦養老保險代理為機遇,開始了第二批惠農金融服務站建設。
2014年9月份,該支行以取得全區6萬多人的高齡補貼代理業務為契機,開始了第三批惠農金融服務站建設。
2015年,該支行取得全區財政惠民補貼資金“一卡通”業務代理資格后,為將“一卡通”這項利民、便民、惠民業務的作用落到實處,抽調大批業務骨干,集中全行中堅力量,克服嚴寒酷暑等極端天氣,加班加點在全區鋪設惠農通服務站,最終實現了“村村有點”。
加強業務宣傳 培養用卡習慣
在惠農服務站最初運行的時候,大多數村民仍習慣用存折,對銀行卡不了解、不放心,惠農服務站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發揮。針對這一情況,長安區支行及時轉變思路,以惠農通服務站為主陣地,加大宣傳力度,舉辦“金融知識下鄉”活動十余次。通過手把手地講解、演示,培養村民用卡習慣,使惠農服務站的業務量明顯增多。截至4月末,該支行共發放惠農卡41.8萬張,惠農卡持卡客戶數較2015年末增加了30萬戶(人),激活率達99.63 %,農戶覆蓋率達100%。2017年,惠農服務站交易量達124.25萬筆,金額達4.56億元,較2015年分別增加96.14萬筆、3.91億元。
拓展代理渠道 提升綜合收益
惠農通業務取得明顯成效后,為進一步發揮服務站作用,農行西安長安區支行對惠農金融服務站的功能進行了多次詳盡的展示,使農民由認識它、了解它到會用它、依賴它、離不開它,為拓展代理渠道打下了良好基礎,促進代理業務逐年增多。
2014年3月,農行西安長安區支行與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管理中心簽訂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代理協議。該支行借此機遇將非稅收入、高齡補貼、財政惠民補貼“一卡通”、“村級干部工資”等各項財政代理業務一一爭取到手。
2017年3月,農行西安長安區支行成功上線長安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財務金融管控平臺,實現了社保資金發放數據的實時對接,奠定了財政代理的主流銀行地位。截至目前,該支行代理各類財政惠農補貼項目50余項,年服務群眾140萬人次,年代理資金15億元,惠農卡存款增量占個人存款增量的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