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鄉村生態園采摘游、農家樂等特色旅游項目受到城市居民的追捧,帶動了當地旅游產業及特色農業的發展,并逐漸成為促進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郵儲銀行甘肅分行加快探索有特色、商業可持續的“三農”金融發展道路,以“三農”金融服務作為服務國家戰略、落實零售銀行戰略的重要抓手,促進郵儲銀行轉型發展,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注入新的活力。
現代農業的及時雨
日前,郵儲銀行甘肅麥積區支行客戶經理張軍軍再次驅車來到天水市麥積區甘泉鎮甘江村的森泰園。森泰園總經理楊明明和他一起商討生態園的規劃和資金使用狀況。1個多月前,楊明明還在為資金缺口發愁,是張軍軍的電話幫助楊明明走出了困境。
原來,楊明明早年從事汽車修理行業,幾年前,他轉行做起了現代農業種植和開發。但是僅靠農業采摘來發展鄉村生態旅游,形式過于單一。于是,楊明明決定依托甘江村優美的自然生態資源和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建造一個綜合生態園,打造一個集吃、住、行、游、玩等功能于一體的鄉村旅游項目。
楊明明拿出之前的積蓄,當即開建生態園。由于多個項目同時開工,出現了較大的資金缺口,要想不耽誤工期,就得籌得資金。張軍軍了解到楊明明的資金需求后,第一時間將這一情況向行長做了匯報。與此同時,張軍軍還根據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結合楊明明的資金需求特點,為他制定了融資成本低的多種產品組合。郵儲銀行在1個月內完成了貸款審批流程,成功放款300多萬元,幫助楊明明度過了難關。
生態園的建設也帶動了周圍村民的脫貧致富。楊明明表示,生態園和采摘園用的工人都是附近村民,他們白天在園區里干活,晚上回家,掙錢顧家兩不誤。不僅如此,在楊明明的帶動下,甘江村許多在采摘園打工的村民也都建起了自己的農家樂和采摘大棚,形成了甘江村生態旅游產業鏈。
支持漂流基地建設
森泰園只是郵儲銀行天水市分行扶持特色鄉村游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該分行積極貫徹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緊緊圍繞“農”字做文章,將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產業作為信貸支農的重點,通過支持旅游業等綠色產業,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天水市麥積區紅崖河漂流基地總經理張鵬濤說:“對于漂流基地來說,五一假期期間資金特別緊張,因為部分設備要維護,有些破舊的漂流艇要更換?!?/span>
2016年,由于基地設備維護更換造成了資金缺口,張鵬濤和項目負責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郵儲銀行麥積區支行,經過考察審核,張鵬濤順利貸到了20萬元。今年開始,該漂流基地在郵儲銀行的信用得到提升,貸款額度漲到了30萬元。
據張鵬濤介紹,紅崖河漂流基地作為目前甘肅省內最大的漂流項目,每年的游客量都在增加,去年達到了3萬人次,今年預計能達到5萬人次。另外,紅崖河漂流基地還是天水當地的招商引資項目,目前投資達到了3250萬元。將來,基地內還要修建民俗特色住宿、短期性療養院、自駕營地等項目,這些都需要銀行提供大量資金扶持。郵儲銀行麥積區支行客戶經理蔣美蓉表示,今后,該支行在旅游項目方面的支持力度會越來越大。
張鵬濤在開發漂流旅游項目時,不忘帶動周圍村民發家致富?!霸酒髦行目梢愿綆ё霾惋嫷模强紤]到幫助村民們致富,基地主動放棄了這塊業務,讓村民們來做。這兩年周圍的村民們已經在漂流基地附近開設了十幾家農家樂,生意非常紅火。”張鵬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