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卮山位于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嶺南鄉東澄村,站在覆卮山山頂,放眼望去,千畝油菜花燦爛開放,金黃色鑲嵌在翠綠的山間,前來欣賞的游客絡繹不絕。近幾年,東澄村的鄉村旅游服務業蓬勃發展,這背后,離不開上虞農商銀行作為本土金融服務主力軍,為村民的致富以及生活便利提供的強有力的金融支持。
普惠金融無死角
為了打通金融服務最后一公里,讓普惠金融無死角,上虞農商銀行在東澄村設立首家豐收驛站,這也是該村唯一的金融服務點。走進東澄村豐收驛站,大約四十平米的空間,布放著一臺多功能自助機具,一臺電腦和一個大的顯示屏,其余位置全部展示著當地的特色小吃和工藝品等。據了解,該豐收驛站除了提供日常基礎金融服務外,還包含代購代銷,快遞收發以及9項社會服務和3項政務服務,為當地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便利。
在豐收驛站的桌子上,有個小小的二維碼。“這是我們推出的豐收一碼通,同時支持微信和支付寶付款,不管用哪個掃,款項都能實時到達商戶賬號里。” 該行辦公室主任陳軍苗向記者介紹,目前,該行一碼通已覆蓋3532家商戶,極大地為客戶及商家提供了便利,讓支付無障礙無距離。
像這樣的金融便利店在上虞不止一處,據了解,上虞農商銀行金融服務站254家,其中125家豐收驛站,已覆蓋75%的行政村。上虞農商銀行目前已有服務網點85個,覆蓋該區所有鄉鎮,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金融后盾。
升級普惠金融模式
“我昨晚才在手機上申請的‘豐收時貸’產品,今天便有專人來給我辦理了,真是方便快捷呀!”上虞的公務員王先生感嘆道。王先生所說的“豐收時貸”是上虞農商銀行新推出的一款線上金融產品。據了解,客戶只需在該行微信服務號中就可直接辦理。客戶經理通過上門走訪、電話問答及網格大數據等方式和渠道開展客戶信息調查,并上門與符合條件的客戶簽訂合同,整個貸款周期最長不超過3天。
“我們通過普惠智網系統的批發授信功能,利用大數據手段,對全區近70萬客戶進行授信額度測算,以科技手段支撐快速辦貸模式,讓客戶不用跑銀行就能獲得創業、消費等資金支持。”上虞農商銀行零售部總經理顧劍軍介紹。
當金融插上科技的翅膀,改變的不僅是金融服務方式,也讓金融更加高效更加便利。陳軍苗告訴記者,此產品上線三日,就獲得了30多名客戶的青睞。
“豐收時貸”只是上虞農商銀行普惠金融產品體系中“豐收系列”的一例。為落實普惠金融,該行在產品設計上構建“豐收系列”、“成就您系列”和“青創系列”三大普惠產品體系。其中,“青創系列”類產品是該行為幫扶青年創客創新發展而推出青年創業信用卡貸款、大學生“村官”創業貸款、青年網商創業信用卡貸款等系列產品,目前已發放2013戶,累計金額11億元。為滿足個體小微等實體企業的融資需求,該行設計了“成就您·商貸樂”、“成就您·商海揚帆”經營戶貸款、“成就您·驛宿貸”等“成就您”系列貸款幫助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同時,上虞農商銀行為發展地方特色,通過“政策引領、總行搭臺、支行唱戲”模式打造“一行一品”,如在綠色化工企業眾多的道墟鎮,道墟支行推出了化工龍頭企業銷售員貸款,以傘業和銅管為塊狀經濟為支柱的崧廈鎮和湯浦鎮,當地支行根據行業發展規律,創新貸款流程、還款和轉貸模式,推出了“傘件貸”和“銅管貸”。目前,該行的全部支行基本都擁有了自主創新品牌,有效改善了金融服務“一刀切”的現狀,加快推動了實體經濟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