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的這輛玉米收割機要16多萬元。”寧夏同心縣丁塘鎮新華村的李世文看著農機公司的一輛玉米收割機直搖頭,雖然自己這幾年搞養殖也攢了些錢,可還是不夠買一臺。
正在李世文犯愁之際,同心農商銀行豫海支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為他成功辦理了10萬元的貸款。“農民購‘車’,也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樣的貸款。”李世文非常開心。這是2017年10月份,同心農商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工程推進過程中發生的一幕。
自2015年以來,同心農商銀行全面啟動了“普惠金融服務工程”。該行持續創新產品,優化“陽光信貸”,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深耕農村做實普惠,將銀行服務延伸到農民的家門口,提升金融服務可獲得性和便利性,努力讓農民和城里人享受到一樣的金融服務。
服務“三農”惠民生
“作為農民,我們沒有像樣的抵押物,貸起款來也很困難。”家住丁塘鎮丁塘村的丁宏旭,今年1月迎來他的人生喜事,馬上就要搬進裝修的新房,錢都花在建房上,再搞養殖一時資金有些緊張。“10萬元的貸款,無需抵押、找兩個人擔保就能辦理下來,關鍵是利率還很優惠,這可幫了我一個大忙。”幫了丁宏旭的正是同心農商銀行的富農卡貸款。
為解決金融服務中“農民貸款沒有有效解決,農民需求沒有有效滿足,農民尊嚴沒有有效尊重”這三個突出問題,同心農商銀行強化“做散、做小、做優”服務意識,度身定制進行產品創新。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該行創新推出了無抵押的三戶聯保貸款。這款金額最高10萬元的貸款,手續簡單、利率優惠,一經推出便贏得了市場廣泛認可。
為解決農民貸款煩、貸款慢的難題,同心農商銀行不斷優化“陽光信貸”,對全縣126個行政村開展逐戶走訪,建立“陽光信貸”檔案,并邀請村干部一起對符合條件的農戶進行授信,將金融服務送到農戶的“家門口”。對農戶小額信貸資金需求,實行“一次授信、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循環使用”,對符合條件的客戶現場授信、開卡,極大縮短了農戶申貸用信時間,有效地滿足了農戶的小額信貸資金需求。
服務小微“情有獨鐘”
位于同心同德工業園區的宏業工貿有限公司,是一家羊毛企業。“同心農商銀行一次性給企業授信1000多萬元,我們可以在授信額度內自主使用,這不僅為企業節省了一筆財務費用,更為我們節省了與銀行打交道的時間,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開拓市場,抓好管理。”宏業工貿的負責人對該行的服務十分認可。
多年來,同心農商銀行對小微企業“情有獨鐘”,想方設法解決小微企業金融需求。為解決中小企業貸款到期后往往會需要融資還貸和貸款難、貸款貴的突出矛盾,該行推出了“小微企業貸款”,企業在授信額度和期限內,可自主借貸,隨借隨還。
與同心者同路,針對廣大中小企業普遍反映的融資貴問題,同心農商銀行實施“穩塔身、拓塔基、優化塔尖”戰略,圍繞“做小、做散”的要求,不斷拓展客戶基礎,圍繞做優、做精,優化客戶。截至目前,同心農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49億元,服務小微企業3240戶。
對農村金融“情深意切”
在窯山管委會李家山村,廣大村民深刻感受到同心農商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工程”帶來的變化。“原先取錢要到鎮上的銀行,遇到雨天就很麻煩。現在同心農商銀行在村里裝了便民自助終端,取錢就在家門口,很方便。”村民們說。
同心農商銀行積極在農村地區廣泛部署便民自助終端等電子銀行設備,打造“家門口的農商銀行”。截至目前,該行已在農民集中居住區、鄉鎮人流大的區域,設立離行式自助銀行5個,投放自助設備10臺,讓農戶在家門口享受到新農保繳費、小額取現、信息查詢等服務。
該行還著力暢通結算通道,依托農信銀支付結算系統,加大銀行卡和社保卡的推廣。目前,該行有46萬多持卡客戶,15個銀行網點和134個金融便民點。此外,該行還全面推進鄉村“智慧金融”建設,推動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等電子銀行產品在農村地區的普及應用,建設“指尖上的農商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