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永豐縣是傳統農業大縣,始終立足“山”資源,做好“田”文章,著力發展以井岡蜜柚、高產油茶、綠色蔬菜、食用菌和有機白茶為主導的綠色產業集群。永豐農商銀行著力踐行金融本分、聚焦農業,瞄準農業產業發展,積極創新產品和服務,助推規模種植、產業升級,助力永豐打造“全省知名農產名縣”。
整村授信打開致富之路
“富裕村真的富裕了!”天寒地凍,走進江西永豐縣佐龍鄉富裕村,只見一排排氣派的廬陵風格“別墅”拔地而起,一座座蔬菜大棚連綿起伏,一條條寬闊的水泥路四通八達,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格外燦爛。
以前,富裕村名為富裕,實則貧窮。為了改變富裕村現狀,村委會決定引進早春辣椒種植。為了響應富裕村產業發展,促進規模種植,實現抱團取暖,永豐農商銀行采取打造信用村模式,在富裕村推行整村授信,聯合縣人民銀行、文明辦、鄉政府、村委會等按照“標準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的陽光操作模式對全村村民進行整體授信。
信用村是永豐農商銀行為了支持本地“三農”經濟發展,而探索出的一種支持農業、農民發展的新金融模式,采用純信用方式為信用村的農戶發放貸款。貸款采取“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辦法,門檻較低,且無需提供擔保或抵押,貸款額度上限為15萬元/戶。
截至目前,永豐農商銀行為富裕村發放農戶信用貸款176筆,金額1214萬元。富裕村已形成以蔬菜、葡萄、苗木、生態甲魚四大產業為主導的富民產業新格局,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3萬元,是全縣農民人均收入的2倍,成為全縣名副其實的富裕村。
聚焦農業助推產業升級
“財園信貸通”是通過政府“搭臺子”、園區銀行“唱主角”、企業“得實惠”的方式,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發揮財政杠桿作用,讓中小微企業走上綠色融資“通道”,有利于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融合發展。
“這筆農商銀行300萬元‘財園信貸通’貸款真是及時雨呀!”在江西靈華山白茶開發有限公司繁忙的茶葉精制車間,董事長汪來祥高興地告訴永豐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隨著公司不斷發展,是該行對接企業金融需求,在了解了茶企的經營狀況、信用情況等信息后,及時進行了貸前調查,并在很短的時間內為其發放了300萬元“財園信貸通”貸款給予支持。
目前,靈華山白茶開發有限公司已發展成具有一定規模,集生產、供銷于一體的有機茶種植、開發、研制基地,擁有茶葉基地2300余畝及一系列進口加工設備和綠色廠房,產品享譽海內外,暢銷國內外各大中城市。
截至目前,永豐農商銀行發放“財園信貸通”71筆,金額2.88億元。
創新驅動助力生態農業
在永豐縣八江鄉恒盛源綠色農業生態園,該園負責人魏正興高興地告訴記者,是“扶貧和移民產業信貸通”讓他有幸變成了產業“工人”。
原來,該農業生態園是由魏正興等23個村民入股,投資238萬元,通過土地流轉300畝建成的。創建時,魏正興和貧困戶魏金生等幾人因資金不足而焦慮,他們心情忐忑地來到永豐農商銀行八江支行尋求幫助。該行工作人員告訴他們,可向扶貧工作小組申報扶貧貸款,便可享受無抵押擔保貸款。接到申報請求,扶貧工作小組迅速開展調查,為魏正興等信貸戶提供了5萬元的無需抵押擔保的信用貸款,加上他自己的積蓄,入股資金全部到位。
在永豐縣,有無數像魏正興這樣想發展產業而遇“差錢”難題的農民,尤其是貧困戶,通過政府牽線,與農商銀行“聯姻”,唱出了一臺臺產業發展“不差錢”的好戲。截至2017年12月末,永豐農商銀行發放扶貧貸款1558戶,金額7720萬元。同時,為轄內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經營主體共發放貸款1092筆,金額達3.0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