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寧夏同心農商銀行堅持不忘初心,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關于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動承擔起了縣域內扶貧幫困的主體責任,深入開展金融精準扶貧工作,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截至2017年12月末,該行扶貧貸款余額達4.81億元,受益農戶1.25萬戶,為全縣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支撐。
加強領導 轉變思想
扶貧貸款作為國家脫貧攻堅的一項惠民工程,也是農村商業銀行加強和老百姓溝通的紐帶,同心農商銀行不僅將扶貧貸款作為支農惠農的切入點,更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該行成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的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站在推動精準扶貧與自身可持續發展相統一的高度,提升對金融精準扶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著力構建全行扶貧、全力扶貧的工作格局,增強推進落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金融機構,簡單將信貸資金發放到貧困戶手中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只有扶持可持續、有前景的特色產業企業,通過企業帶動人口脫貧,才能真正幫助貧困人群走上脫貧致富道路。同心農商銀行著力引導扶貧對象,樹立“脫貧不等不靠,致富敢闖敢冒”的意識,鼓勵60周歲以下有勞動能力和較強脫貧愿望的農戶借助小額貼息貸款自力更生,增收致富。并對60-65周歲有勞動能力和脫貧愿望人員進行再授信,幫助其早日實現脫貧。
強化對接 明晰責任
為了加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同心農商銀行多次向縣主要領導匯報扶貧貸款進展情況,工作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肯定。在工作中,該行逐漸形成了“總行領導與縣金融辦積極對接,條線部門與縣扶貧辦協調對接,支行與所在鎮政府協調對接”的“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并邀請鎮政府主要領導參與到支行扶貧貸款發放工作中,推動了扶貧貸款高效發放。
在發放扶貧貸款的過程中,同心農商銀行量化投放任務,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并建立縣扶貧辦、財政局、農商銀行等部門扶貧聯系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扶貧工作調度會,對推進過程中的具體問題即時處理,限時辦結,保障精準扶貧工作順利推進。
獨辟模式 推行普惠
為了向貧困戶送去更多方便和實惠,該行開辟了“綠色通道”,簡化手續,按照“一簡、一免、三優惠”的工作機制,有效解決了貧困戶擔保難問題。該行員工積極發揚“背包下鄉”優良傳統,主動上門服務,切實提高辦貸效率,提升服務滿意度。
該行還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發展的規劃要求,在全行范圍內啟動了普惠金融發展戰略。該行積極構建“一公里金融服務圈”,大力推進離行式自助銀行和便民服務點的選址、布放。截至目前,該行在全縣設立了134個助農取款點,布放ATM機41臺、離行式自助銀行5家。目前,電子機具在全縣各行政村已實現全覆蓋,農民足不出村,就能辦理金融業務,有效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同心農商銀行對口幫扶了一個貧困村,在為其出謀劃策助脫貧的同時,還給予一定的資金、物資幫助,僅2017年就捐款30萬元。例如,該行出資5萬多元幫助幫扶村修筑公路路,被村民親切地稱為“連心路”;向幫扶村小學捐款1萬元,為其購買了學習用品。同心農商銀行的社會形象因此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