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飛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高效協同,更加注重產業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諧,更加注重合作共贏。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銀行提供全鏈條服務:既要激活傳統產業潛能、培育新興業態,又要精準創新,破解海洋科技研發與轉化難題,全方位支撐產業升級。
創新全鏈條金融服務
從傳統產業煥新到新興產業培育,再到業態融合升級,銀行業正圍繞全產業鏈創新金融服務,全方位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船舶制造與海洋工程領域,銀行業聚焦產業鏈協同。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推出供應鏈融資產品“融易信”,依托船舶制造核心企業的優質信用,為上游多級供應商提供線上應收賬款融資,有效緩解資金占用壓力。其轄內揚州分行已與當地30余家船舶及配套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授信余額超15億元,助力企業實現技術升級、產品創新與市場拓展。
對于海洋新興產業,銀行業以戰略布局與模式創新為該領域注入金融活水。工商銀行南京分行于今年成功牽頭主承銷“25蘇國信GN002”,債券發行規模5.3億元,期限為5年,票面利率1.74%。該債券是全國首批、南京首單科技創新債券,發行人江蘇省國信集團是江蘇最大地方能源投資主體,資金專項用于海上風力發電以及新型儲能項目的股權投資。
在推動產業鏈協同方面,福建石獅農商銀行與海洋生物食品園深度聯動,制定《海洋園區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為27家企業授信1.7億元,推動園區精深加工占比從35%提升至68%;創新的“福海·漁倉貸”借助物聯網監管與動態擔保實現貨物流動、授信循環,帶動冷鏈倉儲周轉率提升50%。農業銀行廣東湛江分行則在產業園區設立海洋金融服務中心,整合供應鏈金融、跨境結算等功能,為海上糧倉建設提供全周期支持,促進產業鏈各環節高效協同。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靜山對《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銀行應持續發力支持海洋經濟發展。一是關注海洋新興產業的發展,為處于起步階段但具有廣闊前景的產業提供啟動資金和持續的金融支持,助力其成長為海洋產業結構升級的新動力;二是積極引導海洋產業間的協同發展,鼓勵海洋裝備制造企業與海洋漁業、海洋交通運輸業等深度合作,為裝備制造企業研發適用于不同海洋產業的新型裝備提供資金支持。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建議,銀行可以設立專項信貸資金,優先支持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并創新海洋產業升級貸等特色產品。
精準破解海洋科技瓶頸
海洋科技因研發周期長、風險高、轉化難等特性,面臨資金短缺等挑戰。破解這些瓶頸,同樣需要銀行業精準發力。
中國銀行天津濱海分行為一家聚焦水下智能無人系統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放設備更新貸款授信6000萬元,期限5年。據了解,該企業因研發生產及廠房設備更新產生資金缺口,該分行結合其技術研發周期長、輕資產等特點,量身定制融資方案,滿足了企業的資金需求,助力我國海洋裝備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邁進。
浦發銀行青島分行在海洋科技金融支持領域也成果顯著。青島浩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因拓展業務,曾出現流動資金緊張的情況。浦發銀行青島分行依托科技金融領域的特色信貸產品,形成以海域使用權抵押結合科技信用貸政策的授信方案,解決了企業短期資金需求。據了解,浦發銀行通過與相關部門、科研院所等合作打造海洋產業生態圈,累計服務涉海企業超千家,提供各類融資超300億元。
針對海洋科技發展的痛點,靜山建議,銀行需創新金融服務與風險管控模式:一是與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等建立多方合作機制,共同設立海洋科技專項基金,為海洋科技研發項目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二是針對研發周期長的特點,推出長期限、低利率的信貸產品,滿足企業在不同研發階段的資金需求;三是搭建金融服務平臺,整合科研機構、企業、投資機構等資源,為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提供信息對接、資金支持、市場推廣等一站式服務;四是提供并購貸款等金融工具,支持海洋科技企業進行技術收購和產業整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林先平則認為,銀行可以與政府部門、保險機構等合作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分擔科技創新風險;同時針對海洋科技企業不同發展階段,提供全鏈條服務。
未來,金融活水將持續滋養“藍海”,為海洋強國建設注入更強勁的動力。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
14:13 | 河南鎮平農商銀行提升小微企業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