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青島市花生種植水平、加工能力居全國領先地位,擁有完整的花生產業鏈,常年花生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左右。然而,花生種植容易受到價格波動及自然災害的影響,造成農戶的種植收益起伏不定。如何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穩定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保險+期貨”給出了答案。
按照花生“保險+期貨”項目規定,當花生期貨價格跌破約定的價格,保險公司即按照約定對種植戶給予賠付。“去年我種植的60畝花生全部投保了,最終得到賠付款12000元,讓我很開心。村里大伙兒也都很高興,對參保更有信心了。今年,村里農戶踴躍參保,基本上全都參保了。”現年52歲的青島市平度市宮東村村民張春艷告訴記者,這幾年她跟合作社合作,使用合作社提供的種子進行花生繁育,花生種植是她家的主要收入來源。
“我今年擴大了種植規模,種了120畝花生,參保了70多畝。”張春艷說,今年農戶投保太積極了,參保畝數的額度出現不足,所以她沒能全部參保。
記者了解到,為提高農戶種植積極性,穩定花生種植面積和產量,在青島市和鄭商所的大力支持下,由銀河期貨牽頭,于2023年、2024年在青島開展花生“保險+期貨”項目,通過多渠道、多手段探索進一步做好農業保險風險減量服務,確保青島地區花生產業鏈長期平穩高質量發展。
2023年,青島市花生“保險+期貨”項目覆蓋平度市、萊西市,項目總保費1111萬元,項目最終賠付率達176%,為促進全市花生種植增效、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4年,青島市花生“保險+期貨”項目在原有基礎上新增加西海岸新區為試點區域,繼續為廣大花生種植主體提供有效風險保障。與此同時,今年,青島市花生種植的每畝保額保持在1600元不變前提下,費率進一步降低,每畝保費由120元降至112元,投保農戶只需自繳10%即11.2元,負擔進一步減輕,真正實現了用“小投入”撬動“大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花生“保險+期貨”項目還通過引進銀行和擔保機構,迎來“保險+期貨+擔保+銀行”的金融服務模式。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宋曉介紹說:“這不僅考慮了產業的生產和市場風險,還考慮了融資貸款困境,為花生產業發展提供了更精準、更有效的全面風險管理路徑。”
“在‘保險+期貨’的助力下,青島市將推動加快形成農業產業新質生產力,讓青島糧食安全基礎更加穩固、青島農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青島農業產業日益發展壯大,為農戶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不斷提升農戶的獲得感、滿意度。”宋曉表示。
13:49 | 郵儲銀行廣西隆安縣支行票據貼現... |
13:46 | 農行云南怒江分行 舉行“取水貸... |
13:45 | 農發行湖北丹江口市支行投放4億... |
13:45 | 農發行江西石城縣支行 支持石城... |
13:45 | 農發行廣東陽山縣支行助力城鄉一... |
13:36 | 農發行四川敘永縣支行投放1.76億... |
13:36 | 山西長治黎都農商銀行提升金融服... |
13:33 | 湖北孝昌農商銀行季店支行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