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耿文
眼下正值花生大量上市的黃金季節,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與油料作物,花生產業在維護國家糧油安全、推動農民增收及農村經濟繁榮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自2021年花生期貨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以來,其市場表現穩健,交易規模日益擴大,市場參與度顯著提升,不斷拓寬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與深度。
花生期貨對產業鏈及市場相關產業主體帶來怎樣的影響?近日,《農村金融時報》記者來到花生主產區——山東青島,實地探訪花生期貨如何影響產業鏈上下游,揭示期貨市場對農業產業的積極影響。
產業企業積極參與
青島是山東花生主產區之一,當地花生產業繁榮發展。
“花生期貨上市之后,我們是第一批參與交割服務的機構。”在位于青島市洋河鎮的益海嘉里(青島)食品工業園,負責花生采購的經理賈建平向記者介紹,“隨著花生行業受關注度不斷加大,期貨市場交易空前活躍,我們工廠也順應行業發展變化,積極參與其中。比如,我們工廠經常通過花生期現結合,進行套期保值操作。”
賈建平進一步表示:“過去由于缺乏遠期價格指導,花生現貨市場貿易模式較為初級,高買低賣現象時有發生。現在大家不僅關注現貨市場的價格,還密切關注期貨盤面的價格,通過綜合的價格趨勢,來指導大家的買賣交易。同時,在市場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大家會選擇在盤面上進行買貨或賣貨,以保持自身的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益海嘉里擁有“金龍魚”“胡姬花”“香滿園”等眾多知名品牌,產品涵蓋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面粉、掛面、調味品、食品飲料、餐飲產品、食品原輔料、飼料原料、油脂科技等諸多種類。與此同時,益海嘉里在國內建立了網點廣泛、點面結合、渠道暢通的營銷網絡,為廣大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通過期貨的套期保值操作,可以有效避免花生價格波動影響企業發展。”在位于青島平度市的膠平花生集團,企業副總經理田強介紹,有了花生期貨的保駕護航,公司花生原料的采購量翻了一番,由原來的3萬噸增長到現在的7萬噸左右。目前,膠平花生集團的主要業務涵蓋育種、食品加工、貿易等全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花生期貨上市以來,產業企業對花生期貨的熱情持續高漲,并有序參與其中。截至目前,在全國貿易和消費前10名的企業中,分別有8家和9家參與花生期貨交易。產業龍頭企業的積極有序參與,促進了期現貨市場的有機融合,為引導產業企業進行套期保值奠定了堅實基礎。
有效保障農戶收入
花生不僅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也是主產區農戶的收入來源之一。然而,作為完全市場化的農產品,花生也面臨自然災害、價格波動等風險。作為花生產業的一種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保險+期貨”的順利開展不僅有效保障農戶收入,讓農戶有了種植的底氣和信心,還提升了花生糧油供給能力,進而促進花生產業健康發展。
在位于平度市的廉家村萬畝花生育種基地,記者看到一大片堆積如山的帶殼花生和正在裝載花生往返穿梭的大型農用車。“這是今年新采收的花生,是用來做種子的。我們基地是花生良種選育、生產、經營相結合(即育、繁、推一體化),集試驗、示范、繁育、銷售一條龍服務的專業生產基地。”基地負責人李洪遠指著不遠處成堆的花生介紹說。
“去年,基地有440多畝花生參加了‘保險+期貨’項目,項目在原來保產量的基礎上,還對收入進行保障。后因天氣原因導致花生減產,最終我們獲得了8.9萬元的賠付款。”談及基地參加花生“保險+期貨”的情況,李洪遠娓娓道來。
“今年,基地不僅增加了種植面積,還擴大了投保畝數,有700多畝花生參加了該項目。”李洪遠說,“希望以后能全部參保。有了這樣的保障,我們更有信心做好良種繁育的事業了。”
據悉,該基地與多家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常年繁育經營的常規品種30多個、特色花生品種20多個,放種繁育優質花生種5萬余畝,年經營花生新品種及常規品種、特色品種1萬余噸,年營業額可達約1.2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青島市加大對花生“保險+期貨”的財政補貼力度,在去年每畝繳納12元保費的基礎上,進一步降低農戶負擔,只需每畝繳納11.2元即可,推動廣大農戶積極踴躍參加項目。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宋曉告訴記者:“近幾年,花生價格波動較大,農戶收入和種植積極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參與花生期貨交易、花生‘保險+期貨’項目,能夠保障農戶收益、提振種植農戶信心,為貿易商采購帶來持續并且質量穩定的貨源,確保花生產業鏈長期平穩有效運行。”
拓展進出口貿易
青島不僅是花生主產區,還是貿易的重要樞紐,承擔著國內外市場供需對接的關鍵角色。
“對于我們花生進口貿易商而言,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價格下跌風險、匯率風險、進口政策變化以及供應商的履約能力等。有了花生期貨之后,我們就可以利用期貨的套期保值功能,有效減少貨物到港后價格下跌的風險,從而減少企業的損失。”農益(青島)商貿有限公司花生產品負責人李秀娥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專注中非農產品貿易的企業,主要經營花生、芝麻、堅果等。
“我們通常在11月至2月進行花生采購,會參考遠期的花生盤面價格,綜合判斷未來現貨的價格走勢。每年集中到貨期是在3月至7月,而這個時候反而是市場需求單一的季節,有了期貨工具之后,我們可以結合現貨頭寸在期貨盤面進行套保。”李秀娥告訴記者。
談及花生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為花生進出口貿易企業及產業帶來了哪些變化,李秀娥表示,有了花生期貨后,進出口貿易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國外的不少出口商也紛紛開始關注我國的花生期貨價格走勢,花生期貨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根據鄭商所提供的數據,今年1月至10月,花生期貨成交1758.77萬手,成交額7716.28億元。在業內人士看來,花生期貨為花生產業帶來了質量標準統一、貿易定價模式多元、市場信息交流加速等新變化,同時還促進了貿易的活躍,物流倉儲業務的增加。另外,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的運用,也增加了金融人才和融資等方面的需求,這也進一步助力花生產業穩健可持續發展。
13:49 | 郵儲銀行廣西隆安縣支行票據貼現... |
13:46 | 農行云南怒江分行 舉行“取水貸... |
13:45 | 農發行湖北丹江口市支行投放4億... |
13:45 | 農發行江西石城縣支行 支持石城... |
13:45 | 農發行廣東陽山縣支行助力城鄉一... |
13:36 | 農發行四川敘永縣支行投放1.76億... |
13:36 | 山西長治黎都農商銀行提升金融服... |
13:33 | 湖北孝昌農商銀行季店支行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