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怡明
小微企業聯系著千家萬戶,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持續(以下簡稱“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不斷優化對各類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近期,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圍繞助企幫扶,出臺了一系列的舉措,旨在打通小微企業融資的堵點和卡點,優化營商環境,暢通融資渠道,力爭做到服務不減、價格更優。
近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叢林透露了一組金融相關的數據:從總量上看,供給規模穩步增長。截至今年8月末,人民幣貸款余額252.02萬億元,同比增長8.5%;保險公司通過債券、股票等方式,提供各類融資支持28.8萬億元。從結構上看,相關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持續加大。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長16.1%,民營企業貸款同比增長9%。從價格上看,利率穩中有降。今年1至8月,新發放的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同比下降了0.4個百分點。
多舉措打通融資堵點
發布會上,叢林具體介紹了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相關舉措:一是優化無還本續貸政策,幫助經營主體緩解資金周轉困難。叢林表示,這項政策適用范圍不僅包括小微企業,同時還階段性地擴大到中型企業。需要強調的是,符合條件的續期貸款不能單獨因為辦理續貸這個因素下調貸款分類。銀行要加強風險管理,綜合考量借款人的履約能力、擔保等因素,合理確定續期貸款的風險分類。
二是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的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叢林表示,這項機制的核心是在區縣層面建立工作專班,搭建起銀企精準對接的橋梁。在企業端,全面了解轄內企業實際經營狀況,做到“心中有數”,精準幫扶,切實解決企業的融資困難。在銀行端,疏通信息傳遞和資金傳導的堵點和卡點。“我們是希望,依法合規經營、有真實的融資需求、信用狀況良好的企業,都能通過這個機制獲得發展所需要的資金。而且,這個資金是沒有中間環節的,是直達的,融資成本也是合適的。”叢林表示。
三是進一步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在工程建設、外貿出口等相關領域,推動履約保證保險、關稅保證保險來替代保證金。叢林透露,這項措施上半年已經幫助了52萬家企業盤活存量資金,減少資金周轉壓力。同時,還推動出口信用保險公司采用“信用保障+保單融資”這種綜合金融服務的方式,幫助眾多出口企業減少后顧之憂。
四是完善盡職免責制度。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關鍵,就是要給基層的信貸人員松綁減負,營造盡職免責、鼓勵擔當的積極氛圍。近期,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對原來的普惠信貸盡職免責通知作了進一步修訂,明確了各類免責的情形。對于基本履行了崗位職責,僅有輕微過失的人員,可以減責或者免責。“我們了解到,很多銀行都已經按照監管要求,細化并且完善了內部規定,免責人數和比例都有上升。”叢林說。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建立支持小微企業的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主要是深入基層了解企業發展實際困難與具體融資需求,做好銀企橋梁作用,讓信貸資金真正流入有需求的小微企業手中,提振企業發展信心,釋放微觀主體活力。
同時,拓展銀行無還本續貸的服務范圍可以讓盡可能多的小微企業受惠,打破企業發展資金瓶頸,提升金融服務效率。另外,完善盡職免責制度也將有助于調動基層信貸業務員服務小微企業的意愿,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銀行要加快信貸辦理速度
小微企業對于經濟、就業和民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近期,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與國家發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發布會上,叢林從誰來做、怎么做、達成什么目標三個維度介紹了這項工作的具體安排。
首先是“誰來做”。在國家層面,由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相關部門和銀行機構共同參與,負責總體統籌調度,加強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的對接協同,更好地形成一個政策協同的乘數效應。在地方層面,省、市、區縣要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因地制宜細化方案,做好各項工作任務在本地的落地。在銀行層面,也將設立工作專班,調動行內資源,發揮基層機構敢貸、愿貸積極性,主動及時地對接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其次是“怎么做”。區縣是最貼近基層的,也是最了解企業的,是機制落地見效的抓手和基本單元。區縣的工作專班要兩手牽,一手牽企業,一手牽銀行。組織相關的委辦局、街道、鄉鎮和銀行機構開展走訪活動,具體是,摸排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融資需求,宣講惠企助企政策,減少政策和企業體感之間的“溫差”,把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推送給銀行,由銀行按照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以及本行的授信審批條件,作出授信決定,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最后是“達成什么目標”。一是直達基層。低成本信貸資金要直達基層,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快速便捷。銀行原則上要在1個月內作出是否授信的決定。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銀行要開辟綠色通道,優化流程,加快辦理速度。三是利率適宜。通過節約信息收集成本、壓減中間環節,減少放貸成本和附加費用,總體上降低小微企業的綜合融資成本。
下階段,銀行業金融機構如何繼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認為,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僅需要加強金融產品創新,提供更具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服務,且需要加強宣傳力度,讓更多小微企業了解相關政策,進而結合自身情況積極申請,享受政策紅利,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表示,商業銀行應積極落實政策調整,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一方面,深入理解政策內容,形成有效對接;另一方面,加強貸后風險管理,密切關注客戶經營情況。此外,還應強化科技賦能,不斷提升無還本續貸業務的數字化水平。
周茂華也提到,在風險把控方面,金融機構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小微企業的調研力度,壓實業務各環節主體責任,加強續貸業務貸前、貸中、貸后管理等。
14:31 | 農發行浙江舟山市分行獲批1.9億... |
13:41 | 農發行昆明市東川區支行 再投470... |
14:35 | 農發行廣東東莞市分行發放糧油購... |
14:35 | 農發行江西吉安縣支行助推企業秋... |
14:35 | 農發行江西省分行支持農產品流通... |
14:26 | 農發行廣西隆安縣支行持續發力“... |
14:25 | 浙江海寧農商銀行加大涉農信貸支... |
14:25 | 山西孝義農商銀行扎實做好各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