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衍水
福建政和,這座因茶得名的“中國白茶之鄉”,正以60.24億元的茶產業綜合產值,書寫著“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鄉村振興答卷。
為了助力白茶產業做大做強,農行南平分行不斷加大對政和縣白茶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助推白茶產業綠色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富民優勢。截至7月末,該分行白茶產業貸款余額6.85億元,比年初增加6300萬元,服務茶農近5500戶、茶企13戶。
一座城的產業聚能
中國白茶城是由福建省政和縣引進中國供銷集團中農批公司共同打造的“一站式”全國白茶集散中心,整合了周邊省市乃至全國的白茶資源,集銷售、金融、倉儲、服務、科研、旅游等功能于一體。中國白茶城不僅是政和縣發展白茶產業的重點項目,也是農行南平分行重點支持的客戶之一。
多年來,農行南平分行扎實做好中國白茶城全方位金融服務保障,在工程開工、建設、落地等全流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項目順暢運轉鋪好路。該分行與中國白茶城先后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支付結算系統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推動銀企雙方在融資服務、現金管理、資金結算等領域建立更加長期、穩定的全面合作關系。在信貸支持方面,該分行為“中國白茶城”項目成功授信2億元,目前已累計投放9800萬元。在科技支持方面,該分行上線運營中國白茶城項目系統,提供門店結算、大額轉賬、茶青充值提現等功能,為所有商戶運營提供了極大便利。
中國白茶城投入運營以來,現已入駐茶企139家,以一座“城”形成了茶產業聚集效應,“政和白茶”的品牌知名度明顯提高,白茶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
一莊園的“蝶變”密碼
在政和縣楊源鄉地處高山區,在高山云霧的滋養下,這里的茶山孕育出高品質的白茶。作為當地的企業,福建省瑞和白茶莊園正在探索一條“茶園變景區”的茶產業文旅賽道。
“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在這里逛茶園、聞茶香、品茶味。”該莊園負責人林俊錦向記者介紹道,“位于楊源鄉的東源茶場是在20世紀60年代關隸古貢茶園的基礎上建設升級的,如今被我們打造成綜合性旅游勝地,茶旅融合為我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在瑞和白茶莊園的發展過程中,農行南平分行也是關鍵的參與方。瑞和白茶莊園項目在建設初期存在不小的資金缺口,土地流轉、茶山改造、基建項目等方面都需要資金持續投入。農行南平分行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后,主動為該項目制定融資方案,為其配套了8000萬元授信支持。
在金融助力下,目前該莊園已初步打造了可觀光的白茶生產線,建成了智能化現代觀光工廠、智能溫控倉儲、白茶研學基地,逐步實現“產、研、學”有機融合。
一茶農的奮斗故事
“善山、善水、善錦屏;好村、好景、好白茶”——這是福建省農科院專家對位于嶺腰鄉錦屏村的高度評價。從“小茶葉”到“大茶業”,一頭連接茶農、一頭連接茶企,如何通過金融活水讓這條產業鏈順暢地運轉起來,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農行南平分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錦屏村村民徐吳全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茶農,幾十年如一日,都在自家茶園辛勤耕耘。4年前,農行南平分行在開展“惠農e貸”走村入戶中,經過村“兩委”的推薦,為其發放首筆6.4萬元的“政和白茶惠農e貸”,幫助其購置農資、修整茶園。得益于這筆啟動資金,加上自己勤勞的雙手,他的茶園規模逐步擴大,順勢成立了福建政和瑞春茶業有限公司。
2024年末,徐吳全又有了新的煩惱,他計劃將茶園面積擴建至300畝,而這些需要不少的資金投入。正在其一籌莫展之時,農行南平分行結合他“鄉土科特派推廣人”的身份,為其發放了50萬元“科特e貸”,緩解了他資金緊張的難題。
“茶葉采摘、制作最忙的時間是每年的上半年,對資金需求最旺盛的也是上半年。這個貸款可以隨借隨還,非常方便。”徐吳全高興地告訴記者。
未來,農行南平分行將扎根在政和這片茶香浸潤的土地上,持續以金融之力,為茶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賦能。
(通訊員劉木香對本文亦有貢獻)
12:18 | 哈爾濱香坊區高端電氣裝備智能制... |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