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連斌
作為全國肉兔主產區,川渝兩地產業基礎雄厚。數據顯示,川渝地區肉兔出欄量占全國64%、消費量占70%,已形成全國最具活力的兔產業集群。
一只兔子撬動百億元產業的背后,是川渝兩地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的協同智慧,更是科技賦能、市場導向的現代農業發展邏輯。從種源攻堅到跨境布局,這一傳統產業的“逆襲”之路,生動詮釋了鄉村振興中產業興旺的深刻內涵——唯有全鏈升級、區域協同,才能讓“土特產”真正成為“金鳳凰”。
近年來,農行四川廣安分行堅持把信貸資金用于支持地方產業發展,重點扶持養殖優勢生態產業,先后發放養殖貸款資金1595萬元,有效解決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貸資金需求,助力養殖產業高質量穩步發展。
“天府科創貸”助“玉兔園”擴容
在廣安市華鎣市永興鎮,一座現代化肉兔養殖基地正煥發蓬勃生機。四川省興牧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建成“玉兔園”肉兔養殖基地,憑借70余畝標準化養殖場、13棟全自動恒溫兔舍及年出欄30萬只的產能規模,不僅創下肉兔養殖行業新標桿,更通過“基地+公司+農戶”模式,常年雇傭周邊村莊20余名村民務工,帶動多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了帶動村集體和農戶個人收入的“雙增收”。
走進永興鎮馬架坪村的“玉兔園”,一只只肥嘟嘟的兔子有的在安靜休憩,有的在歡快進食,養殖場負責人成天順正馬不停蹄地為兔子添加飼料。“我們基地以養殖優質伊拉兔肉兔為主,目前存欄伊拉兔種兔5萬余只,已形成了從育種、養殖到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成天順告訴記者。
據了解,成天順在外打拼多年,有了一定積蓄后便決心返鄉創業開辦養兔場,但資金短缺一度成為他養殖路上的“攔路虎”。創業初始,建立兔舍、購買兔苗、采購養殖設備等資金投入大,農行廣安分行了解到他的情況后,經過現場考察評估,為其授信10萬元,幫助他開啟了創業之路。
該基地自2020年5月份正式投產以來,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已成為集養殖、銷售、深加工于一體的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基地。目前,該基地肉兔存欄量5萬只,年產量30萬只,主要銷往重慶、內江、自貢等地,基地年產值達1500萬元。
隨著市場行情持續向好,成天順計劃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需要預存大量的飼料,卻因資金缺口陷入困境。了解到成天順的情況后,農行廣安分行轄內華鎣支行客戶經理第一時間上門對接,深入養殖場實地考察,詳細了解養殖規模、經營狀況、市場前景等信息,同時結合客戶良好的信用記錄和穩定的經營數據,僅用3個工作日,就為其發放了135萬元“天府科創貸”貸款。
據悉,“天府科創貸”是為貫徹落實四川省新一輪財政金融互動政策而推出的新型“政銀擔”產品,貸款對象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層次人才創辦或所在企業、創新積分評價60分以上的企業,貸款金額最高20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1年,貸款利率不超1年期LPR+150BP。為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省級財政按貸款金額1.5%給予企業貼息支持。
走“金融+養殖”融合發展之路
近年來,農行廣安分行立足當地實際,依托“兔業三農”工作思路,在肉兔養殖產業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各類種兔養殖和周邊產業發展,通過扶持重點企業,大力發展種兔養殖合作社等形式,全力支持規模化、現代化兔業發展新模式,以兔業產業發展解決“三農”問題。
該分行重點圍繞轄內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產業園區、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清單式”走訪對接。同時,該分行本著“能免盡免、應降盡降”的原則,堅持合規收費、公開透明、減費讓利,切實降低小微企業的經營成本。
“我行立足當地經濟特色,聚焦養殖業發展痛點,通過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模式、深化政銀企合作,為當地養殖戶、合作社及龍頭企業注入金融動能,助力產業提質增效,走出了一條‘金融+養殖’的融合發展之路。”農行廣安分行相關負責人向《農村金融時報》記者表示。
截至目前,該分行涉農貸款余額達80.87億元,普惠型涉農貸款余額達28.43億元,其中農戶貸款余額達33.59億元,惠及1210戶農戶。
(通訊員譚偉、李華、唐鳳萍對本文亦有貢獻)
12:18 | 哈爾濱香坊區高端電氣裝備智能制... |
17:34 | 《農村金融時報》簡介 |
14:26 | 農行玉溪分行年內投放二手房貸款... |
14:24 | 農發行新干縣支行鋪就鄉村振興“... |
14:20 | 農發行峨眉山市支行支持和美鄉村... |
14:19 | 農發行桂林臨桂支行貸款余額突破... |
14:14 | 農發行鶴峰縣支行首次“嘗鮮”糧... |
14:14 | 湖北沙洋農商銀行創新推出“好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