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沛原 通訊員 韋安源 陸海明
近年來,廣西桂林漓江農村合作銀行(以下簡稱“漓江農合行”)以“12365高質量發展規劃”為主線,加大科技投入,推動數字轉型,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以數字金融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滋養新質生產力,不斷為鄉村振興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提升金融服務獲得感
加快鄉村振興進程,歸根到底是要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漓江農合行加強數字化轉型發展和智慧金融服務,充分發揮新科技與傳統服務的整合優勢,進一步提高全行信息化建設水平,并完善科技設備布設,加快實體網點轉型,推動智慧網點建設,全面打造“互聯網+金融”模式,為客戶提供智慧銀行新體驗。
一方面,該行在36個營業網點全面布設智能柜臺等自助設備,并依托廣西農商聯合銀行上線“桂盛富民金融服務平臺”、桂盛聚財集團賬戶管理、“桂盛市民云APP”等金融科技項目,提升金融服務效能,讓更多地方百姓享受“零距離”智能金融服務。
另一方面,該行大力發展電銀業務和信用卡業務,著重推廣手機銀行、云閃付、農信易掃等電銀產品和信用卡產品,滿足客戶各類金融需求,快速拓展和持續鞏固零售市場份額。同時,該行堅持讓利于民,免收貸款評估費、抵質押登記費、電子銀行轉賬手續費等10余項費用。
截至今年9月末,漓江農合行累計發行借記卡89.79萬張,開通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短信通65.62萬戶,發行信用卡5.97萬張,布設各類自助設備352臺,電子銀行交易替代率提升至98.32%。該行通過廣西農商聯合銀行桂盛富民平臺及互聯網貸款平臺發放個人貸款7175戶、9577筆,累計9.69億元,貸款發放戶數和余額分別占當年個人貸款投放的93.64%和81.82%。
破解“三農”融資痛點
鄉村要振興,首要問題就是解決“錢從哪里來”。
漓江農合行借助大數據模型對鄉村主體全面評估,可以實現“即時放貸”,并通過數字技術提供個性化服務。針對鄉村主體融資期限、還款方式上的不同需求,該行還提供隨借隨還、先息后本或分期付款等個性化融資方式,更好地匹配“三農”領域“短小頻急散”的資金需求特點。
該行依托廣西農商聯合銀行智能信貸系統和智慧金融平臺建設,推出“線上貸款,一碼通辦”模式,線上貸款最快可實現9分鐘授信、1分鐘放款到賬。同時,該行采取“線上貸款一碼通辦+貸款預約線下快辦”方式,結合網點營業服務與銀行上門服務,全面提升辦貸效率及金融服務能力。
根據不同的客戶類型和實際用途,該行推廣應用好“工薪貸”“企稅貸”“富民貸”等12個線上信貸產品,并新增“新易貸”“桂林米粉貸”兩個信貸新產品,營銷服務好企業及個人。根據支農支小金融服務特點,該行研發出“鄉村振興貸”“果蔬貸”“花卉貸”等適應市場發展的特色普惠金融產品。
為發展普惠小微等零售業務,該行通過開展專業市場(產業園區)攻堅活動,充分發揮地方銀行“點多面廣”優勢,為專業市場制定專屬零售服務方案,支持市場中的零售和批發商戶做大做強。
金融活水潤澤城鄉
漓江農合行始終將數字思維貫穿業務運營和金融服務全鏈條,加快數字銀行與數字經濟建設,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該行以科技賦能和智慧銀行全力支持廣西首家汽車智慧園區建設。該園區將依托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能力底座,結合企業服務、后勤管理與金融服務,打造“1+N”智慧園區運營管理統一平臺。
該園區能為園區企業、商戶打造高效的安全環境,為入園消費者提供智慧便捷的汽車服務及優質高效的普惠金融服務。該系統有望推動桂林市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與實體經濟深度結合,成為新質生產力創新“加速器”,合力推動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通科技成果轉化及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未來,漓江農合行將持續深化數字轉型,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應用,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為構建現代金融體系、支持桂林地方經濟發展貢獻更大的金融力量。
11:17 | 農發行江西省分行助力石城美麗鄉... |
16:57 | 農發行四川廣安市分行:開展柜面... |
14:53 | 建行云南鎮雄縣支行開展陽光學子... |
16:23 | 農發行常州市分行:金融活水潤澤... |
15:56 | 守護幸福“夕陽紅”!農發行四川... |
12:14 | 農發行四川武勝縣支行開展征信宣... |
12:10 | 農發行云南彌勒市支行投放1000萬... |
11:56 | 農發行四川樂山市分行金融活水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