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田耿文)作為一家扎根農村二十余年的企業,中和農信在服務農戶的同時,不斷為農戶的發展賦能,通過線上、線下多種農業技術培訓方式,深入解決農民在種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今年4月,本該是櫻桃成熟的時節,四川省漢源縣張書(化名)家的櫻桃園里的果子卻還很小,葉子也發黃,澆水、施肥、打藥,各種方法嘗試了一遍,果子還是不長。本來張書對今年的收成已經不抱希望了,沒想到中和農信的客戶經理了解情況后,告訴他果子還有救。
中和農信派出農技專家對果園土壤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土壤酸度達到3以上,屬于嚴重酸化。櫻桃樹無法吸收土壤營養,導致果子不長,樹葉發黃。專家針對張書果園土壤情況,對他進行了指導培訓,并給出了合理的用肥配方。張書立刻在幾棵果樹上按照專家提供的方法施用肥料,僅僅7天他就看到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中和農信在深耕農村業務的過程中注意到,農戶生產發展的需求不僅僅只有生產資金,落后的種養殖方式和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農業技術已經成為制約農戶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中和農信貸款客戶中有44%左右從事種養殖業,但是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沒有專門學習過農技知識,種養殖全憑經驗。粗放式經營不但成本高、效率低,還容易引發類似土壤板結、鹽堿化一類的環境問題。因此,中和農信把農技知識下鄉、農技培訓上升到戰略高度,竭盡所能,免費為農戶提供適應其發展的農技知識培訓。
中和農信還聯合中化農業開通的“防疫情,保春耕——農技知識微課堂”直播課程,累計在線觀看人數超過7600人(次)。
在每年的春耕、秋收等時節,中和農信會把“課堂”轉移到田間地頭,展開“巡診”,在農戶耕種的過程中,出現問題能夠及時“診斷”,現場教學,現場“施救”,這樣農戶不僅能夠快速解決實際問題,也能夠通過實際案例學習相關專業知識。
中和農信采取“線上+線下”組合的模式,依托“鄉助”APP,突破時間、地域限制,讓更多農戶有了在線農業“醫生”。作物有了問題、牲畜出現異常,只需要拍照上傳提問,就可以得到初步解決方法,同時還能預約專家到地頭考察,給出詳細解決方案。農戶們按照專家給出的診斷方案,進行田間管理,解決出現的病害問題。同時,線上培訓還有專門技術群,農戶可以在群里隨時提問,獲得專家解答,深入解決農民在種植及后期田間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題,進一步提升農民科學素質和科學種田水平。
未來,中和農信將繼續深耕農村,為廣大農戶提供更多服務,希望通過農技知識培訓,幫助農戶拓展思維、開闊視野,讓農民盡快掌握先進的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科技種植水平,切實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推動農業生產科技化、專業化、集約化,用農業技術知識賦能農戶。
責任編輯:郝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