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時報-農金網北京訊(記者蘇暢)近日,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360金融公布品牌升級,啟用“360數科”為新品牌。根據資料顯示,360數科旗下產品主要有360借條、360小微貸、360分期。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三農”小微累計授信超400萬人,累計借款近300萬人,累計借款金額逾703億元。
對于更名,360數科方面給出的解釋是,“為應對金融科技2.0時代的新挑戰,360數科已于去年開啟戰略升級,在與上交大共建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引入首席科學家、搭建數據AI中臺、更迭組織架構等一些列科技投入舉措后,品牌升級成為公司發展的必然結果”。
啟用科技新品牌后,是否意味著放棄金融業務?360數科CEO吳海生表示:“360數科自成立以來就定位為一家科技公司。如今,360數科業務中越來越多的比例由技術服務貢獻。此次更名反映了這種趨勢,也更好地代表了360數科在市場上的長期戰略定位。通過行業領先的數字平臺,360數科幫助金融機構觸達并服務于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更好地踐行普惠金融。”
正如吳海生所說,360數科的戰略升級步伐近些年一直在加快。
公開數據顯示,目前360數科已經與近90家金融機構建立了緊密的業務合作關系,合作機構廣泛覆蓋銀行、消費金融機構、信托、融資擔保公司等全國性經營金融機構近40家。與其合作的金融機構,在業務流程上均實現了98%的全自動化審批。在2019年四季報電話會議上吳海生也曾宣布,預計到2020年底,在新增業務中,科技驅動業務量占比將提高到30%-50%。去“金融”加“科技”也成為了公司發展的趨勢。
放眼整個行業,去“金融”加“科技”正成為了整個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除360金融外,近年來,國內知名的金融科技公司京東金融、螞蟻金服也先后更名為京東數科、螞蟻集團,淡化“金融”,強調“科技”屬性。
“‘去金融化’是當前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的一個縮影。”業內人士認為。對此,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指出,從這些頭部公司看,其金融服務也是扎根于互聯網,扎根于技術,其基因和傳統的金融服務機構也不同。因此,此類機構無論是持牌自營金融業務,還是服務于持牌機構的合作業務,均仍有較大的業務空間。在當前的客觀形勢下,互聯網金融公司更名并非大勢所迫,而是順勢而為。
那么,向科技靠攏之后,金融科技公司開展業務具備哪些優勢?
以360數科為例,在對金融企業至關重要的風控領域,依靠360數科的技術實力,表現出色。按照行業慣用的入催率指標來看,2019年360數科的入催率已經低于6%,較2018年6.93%有明顯改善;另外,360數科的90天之內的借款逾期率已經降低至1.31%,低于2%,已經超過了銀行5%的逾期率。據了解,依靠360數科大腦的AI技術實力,78%的催回金額主要為智能機器人自動完成。2019年第4季度,該公司還引入了原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螞蟻金融人工智能資深專家張家興博士任首席科學家,全面推進數據AI中臺的搭建,提升科技風控的效率。
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蘇筱芮強調,目前科技對金融的賦能作用日益凸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技術對提升金融服務的質效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金融服務這塊蛋糕,產業數字化是一個更為龐大的市場,互金機構不僅可以把數據和科技能力輸出給金融機構,還可以輸出給政府、農業、以及任何尚未完成數字化的產業。可以說,產業數字化浪潮已經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