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周末晚上需要加班去收房款,排班的時候,營業室一個姐姐開玩笑的說:“沒有孩子的優先去吧。”然后,大家互相看了看,都笑了,當時在營業室的幾乎都是女士,都有孩子,還有幾個剛生完二胎上班不久。于是我主動說:“安排我去吧,我家孩子快三歲了,大點了。”
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大家也都是在很輕松的開玩笑,但是我當時不禁有了一個思考:農商銀行大部分的職工都是女性,或許在很多的家庭里面,她們本該是照顧家庭的“主力軍”,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孩子生病時守在身邊、時刻關心孩子的學業,但是行業性質所限,我們的上班時間更為固定和緊張,經常聽到身邊的姐姐們說,二寶都是讓老人看的,感覺二寶和自己都不親,孩子埋怨自己不能參加班里的活動,孩子生病的時候自己在營業室想起來就想掉淚……那么,在忙碌的工作和需要照顧的家庭中間,我們該扮演怎么樣的角色,如何合理的兩全其美呢?
要有敬業意識。心態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只有把當前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而非只是養家糊口的工作,才能打心里熱愛它、融入它、享受它,而非只是應付它。但凡一件職業,總有許多層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變化、發展的狀態,才最為親切有味。每一職業的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地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得快樂,快樂的份量才更多。只有有了敬業精神,才能做到忠于職守,持之以恒,才愿意去腳踏實地,無怨無悔。
要有奉獻精神。無論對事業還是家庭,都需要我們保有絕大的奉獻精神。與其說是奉獻,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一種愛,是對自己事業的不求回報的愛和全身心的付出,把本職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熱愛和完成;也是對自己的家庭、所愛的人不計報酬的給予,把自己的全部力量獻給自己的家人,為他們創造幸福。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認真善待每一個人。
要有溝通技巧。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訴求,如何在互相傾訴、傾聽、交流的過程中,讓別人更明確的理解我們想要表達的、支持我們想做的,就需要我們的溝通技巧。如何在可以完美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如何讓家屬更好的了解我們當前的工作、支持配合我們的工作,都需要我們去更好的溝通,也需要我們積極的換位思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怎么樣讓別人更加的舒服,怎么樣去取得別人的幫助。
要有協調能力。我們每個人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每個人的精力也畢竟是有限的,如何正確處理單位內外、家庭內外的各種關系,為工作的正常運轉、家庭的和諧幸福創造良好的條件和環境,從而達成預期的目標,對我們的協調能力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如何尋求同事、家人的幫助,如何在自己不在家或是不得不請假的適合提前籌劃、準備所有的事項以便于家人和同事更方便的完成事務,如何與家人和同事配合去完成工作,如何更好的分配時間和精力,都需要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好的去實踐。
要能珍惜時光。任何的珍惜歸根到底都是對時間的珍惜。所謂的珍惜,要包括對工作時間和給予家人陪伴的時間的雙重結合。只有經受過時間緊迫的考驗、懂得相處時間的來之不易,才能更懂得珍惜時光。在工作時間,要努力提高效率,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不留后遺癥。在陪伴家人的時候,要全身心的投入,減少世事的紛擾,給家人帶來更多的幸福感。
一枝一葉,共撐參天大樹;一磚一瓦,同筑萬丈高樓。如果說農商銀行是一棵樹,我們每個支行就是一條枝干,每個員工就是一片葉子。如果說農商銀行是一座高樓,我們每個人就是一磚一瓦。每個員工的“小家”與農商銀行這個“大家”雖然看似分于兩線,但卻息息相關。只有每個“小家”和諧幸福,我們的員工才能更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使我們的“大家”不斷發展壯大。只有“大家”健康發展,我們的員工才能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好的照顧自己的“小家”。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緊密依存。只有我們的每個員工學會“彈鋼琴”,更好的處理好家庭與工作的關系,我們的每個家庭才能奏出更美妙的音符,才能共同譜出農商銀行的華美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