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朋友惠娟發(fā)來信息,說她家的葡萄園開始采摘了,還說她家的葡萄很特別。
于是,約上兩個同事,周末一起去她家摘葡萄。她家的葡萄園其實離縣城不遠,開車不過十來分鐘就到了。聽說我要來,惠娟早早地路邊候著。
許久不見,惠娟夫妻倆曬得挺黑,不過人很精神,看樣子這葡萄園打理得不錯。走進園子,只見有的葡萄串用白色紙袋套住,還有些青色的葡萄裸露在葡萄藤下,盡情地吸收陽光和雨露。勤勞的蜜蜂穿梭其中。紫黑色的葡萄可以采摘了,葡萄皮上還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霜,據說這是釀制葡萄酒發(fā)酵的關鍵成分。嘗一顆入口,果然好甜,而且回味綿長,味道很純正。
惠娟的愛人鄧哥給我們介紹說,為了今天的這個葡萄園,他們夫妻倆已經奮戰(zhàn)了八年。從一開始,鄧哥就決定要做出特色。從2011年開始嘗試技術革新,針對本地葡萄一年一次掛果的現狀,他挑選了本地的幾個好品種,又在老家撫州挑了幾個品種,開始不同品種之間的嫁接,主要目的就是在改良品種味道的同時,讓葡萄能夠一年多次掛果。然而,看花容易繡花難。八年來,夫妻倆幾乎把全部時間都花在葡萄園,先后投資二十多萬元,求爺爺告奶奶借了不少錢。期間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用壞了多少鋤頭等等,夫妻倆都記不清了。有時遇上天氣變化,鄧哥往往是接連幾天吃住在葡萄園,有時半夜三更起來給葡萄苗子蓋雨布。
經過反復努力,2016年,一年兩熟的葡萄終于掛果了。鄧哥給這個新品種取了個名字叫“博峰夏秋”,意思是夏天和秋天都有葡萄采摘。由于葡萄品質好,味道甜,收藏時間長,前來采摘的客人絡繹不絕,盡管價錢比當地市場價高出了不少,但還是每年兩三萬斤葡萄基本不出門就賣掉了。
鄧哥的市場營銷意識很強,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他為自己的“博峰夏秋”葡萄注冊了商標。2017年他的“特色葡萄一年兩熟栽培技術”又被納入萍鄉(xiāng)市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是全縣僅有的六個入選項目之一。他說,這些成果的取得給了他強大的精神動力。
隨著葡萄園面積的擴大,來采摘葡萄的人越來越多,來學習交流技術問題的同行也越來越多?;菥攴蚱迋z一一熱情接待,特別是鄧哥,對于來請教技術問題的總是耐心解答,從不保留。他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鄧哥的夢想,就是將目前的葡萄園發(fā)展成為種養(yǎng)結合的農莊,把葡萄產品做成一個產業(yè)鏈,并做到一年四季葡萄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