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背影,腦海里印象最深刻的,還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父親替他買橘子時在月臺攀上爬下時的背影。作者用樸素的文字,從平凡的事件中,表現出父親對孩子的關懷和愛護。我要說的這么一個人的背影,大家都親切的稱呼他“衛忠師傅”。
剛到農信社工作的時候,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走千訪萬 普惠金融”。后來,我才漸漸明白,這是農信社深耕“三農”和服務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活動,也是農信社的經營主旨所在,意味著要真正走向農村深處,走向“三農”,展現的是一名基層金融人該有的使命和擔當。
工作過程中,我和“衛忠師傅”分在一個組,一起到企業宣傳,帶著積分兌換準備的很多東西。那天是我第一次和衛忠師傅一起工作,也因此開始熟識,他一趟一趟的把東西搬進車的后備箱,他的個頭不算高大,卻在上樓下樓不停的兜兜轉轉中讓我記住了他的背影,奔忙中透出那股韌勁,堅實而又樸實!
還有一次,我和“衛忠師傅”一起去農戶老李家里為其辦理貸款。老李是這里蘑菇棚的種植戶,他想貸款五萬作周轉資金,但是他的妻子并不理解他的想法,也不愿意一起簽字,他想找我們去他家里和他妻子講解講解。為了配合他妻子的下班時間,我們差不多是晚上七點左右去的,衛忠師傅耐心地講解普惠金融的知識,同時還講了他們身邊村民的案例故事。我們還一起參觀了老李家的蘑菇棚,聽了他們夫妻的創業小故事,最終順利解決了老李的難題。衛忠師傅走進的不僅是村民的家里,更是他們的心里。這樣的“背影”并不孤獨,而暖人心。
衛忠師傅是客戶經理班子里年紀最長的,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工作是辛苦的,生活是有壓力的,所取得的成績的背后是他多年不懈的付出和奮斗,更是多年如一日的堅守與執著。
我常常會想,人到底應該追求什么?是飽食終日,生活上的閑逸,還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人們自然會做出種種不同的選擇。然而對于身為金融青年的我來說,因為在我職業生涯的開端有衛忠師傅這樣的背影感染著我,所以,堅守和奮斗一直推動著我努力前進,更是將“一生相伴 萬家信任”的愿景落到點滴實處,讓群眾在困難的時候可以想到還有我們這一批批農信人!
這樣的背影可能是瘦小的,卻能扛起生活的大梁;可能在疲憊中穿梭,卻顯得那樣的堅定有力。這就是我愿意追隨的背影,平凡卻不平庸,平淡卻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