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散發著瓜果香甜味道的豐收金秋,鄉村迎來了寒冷而蕭瑟的冬天。
入冬以后,空氣日漸寒冷,莊稼人都貓在自己家里,街上很少看見行人。只有當太陽升得老高,有些暖意之時,街口的墻腳下才會聚攏三三兩兩曬太陽的人。人們或蹲或立,閑散地嘮嗑,講些村里村外的新聞或者舊事,借此打發清閑的時光。
村口的老槐樹下,幾只蘆花雞正低著頭用爪子刨食。一只黃色的貓趴在墻頭上,瞇著眼睛懶洋洋地發呆。不遠處,幾聲賣白菜或是雞蛋的吆喝聲從街頭傳了過來,打破這村莊里如水般的寧靜。
村外的田野里一片空曠,所有的莊稼都已被收割,只剩下空蕩蕩的黃土地。農民們將刨下的玉米秸稈捆成捆,碼垛在田野里,像是一座座小小的城堡。
不下雪的時候,孩子們放學后,就到野地里玩捉迷藏,相互嬉戲,渾身沾滿了草屑和灰塵。累了,孩子們就把玉米垛中間掏出一個小小的空間,趴在厚厚的葉子里寫作業,直到天黑了才回家。
村頭的一處用來蓄積雨水的坑塘,現在只剩下淺淺的一汪。由于天氣轉冷,早上坑塘里會結出一層薄冰,中午天氣轉暖就會慢慢地融化。水中還有些魚兒,現在都潛在了水底,偶爾會在天暖的時候冒個泡兒。
坑塘周圍的雜草和水生植物混雜在一起,散發出一種特殊的腥味兒,慢慢沉積后,便演變成一種紫色的泥土,是滋養莊稼的好肥料。等到上凍時,會有勤快的人們從坑底挖出來,用背筐背到自家的地里,當作明春耕作的肥料。
村子南面是一排楊樹,筆直的楊樹上面的葉子被寒冷的風吹落,散在冬天的田野里。樹叉中間,多有喜鵲做窩,不管天氣多寒冷,它們都始終堅守著自己溫暖的小巢,在楊樹枝頭歡快地喳喳叫著,為冬天寂靜的田野帶來一絲難得的生機。
村子東面是一座小山。山不高 ,登起來也不費勁。撥開沒膝深的雜草,沿著依稀可辨的小路,向山上慢慢走,褲腳上會沾滿蒼耳等野生植物。半山腰上,隨處可見一叢叢的酸棗樹,那些已經干透了的酸棗掛在枝頭,伸手可及。采一顆放進嘴里,酸酸甜甜的感覺從舌尖一直淌進心底,兒時的記憶又會涌上心頭。
登到山頂,耳邊的風呼呼地掠過。舉目遠眺,可見遠方天與山相連,綿延無邊。山下,便是自己自幼生活的村莊,一排排整齊明亮的新房彰顯了近年來村民們生活富足的巨大變化。一縷縷炊煙從各家的屋頂上緩緩升起,讓人感覺到鄉村生活的溫暖與柴米油鹽的氣息。
村莊在冬天的時光里靜默。任時光流轉,任歲月變遷,村莊始終如一地堅守著這片土地,為遠行的人們營造一個幸福而溫馨的港灣,它的名字就叫做——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