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迎朝霞走下鄉,一切皆為扶貧忙。爬山涉水穿山洞,翻山越嶺路回腸。山高坡陡溝縱深,時常行走懸崖旁。膽顫心驚魂未定,竄出青蛇比膽量。”
“烈日炎炎四十度,午不休息仍走訪。雙休假日無記憶,五二相加是時常。問題線索不查清,絕不放棄繼續行。不為功績為情深,力做合格扶貧人。”
這些俏皮活潑、讀起來朗朗上口的“打油詩”,其實是劉漢成日常扶貧工作的真實寫照。
劉漢成今年57歲,他是農發行十堰市鄖陽區支行的業務副經理,也是該支行對口幫扶鄖陽區白桑關鎮白桑關村的駐村工作隊隊長。在繁忙而艱苦的扶貧工作中,劉漢成始終堅守在扶貧一線,化苦為樂,在工作日志中以“打油詩”的形式記錄著一首首精準扶貧的贊歌。
我是農民的好兒子
一談起精準扶貧工作,劉漢成就滔滔不絕、感慨萬千。但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精準扶貧工作干得好不好,首先看你對貧困農民的情意真不真。”
從辦公室到田間地頭,這是一個很大的轉變。“肩上的擔子很重。但只有適應高壓,并且不斷地自我加壓,才能把工作做好。”劉漢成這樣說。
白桑關村全村版圖面積10560畝,耕地面積900畝,全村8個村民小組,總戶數590戶,總人口2095人。截至2015年底,該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87戶319人,占農業人口的20.71%。
劉漢成帶領工作隊通過深入調研后認為,造成白桑關村貧困的主要因素是基礎設施建設欠賬太多、農民增收渠道單一、農業產業效益低下等等。只有依靠整體扶貧開發,從培育龍頭產業、完善基礎設施、強化社會保障、提高技能培訓等方面著手推進,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全村人口致富意識和能力,進而改變全村貧困現狀。
“我是農民的兒子,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劉漢成說,“所以,我對于精準扶貧工作,始終保持著三種心——感恩之心、敬畏之心、大愛之心。”
白天,一支筆一個本,劉漢成挨家挨戶了解并認真記錄每個農戶的生活情況、存在困難、個人需求。農忙時節,為了不耽誤耕作,他巧打時間差,抓住一大早農戶還沒出門干活時間、中午吃飯時間,確保了工作任務的完成。晚上,他認真學習各類相關扶貧政策,為的是更詳細地給群眾宣傳政策,用好政策,使國家的扶貧政策真正到村落戶,幫扶到個人身上。有時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他一去就是三四天不回家。
“劉隊長太扎實了!他隨身攜帶的三個工作筆記本已經翻舊翻破,熬夜寫下的工作稿紙已經擺了數沓,大約有十幾萬字吧!”鄖陽區支行辦公室主任趙奎戰稱贊道。
為了更好地推進工作,在經過大量的走訪、調查之后,劉漢成自己編寫了《扶貧工作手冊》,里面涵蓋了精準扶貧相關政策法規、基礎信息、扶貧的目標措施計劃以及經典案例等。鄖陽區支行副行長孟曉暉介紹說:“劉主任編寫的《扶貧工作手冊》非常實用,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許多兄弟行來我行檢查工作時發現后,紛紛要求借鑒推廣。目前,前期印制的50本,我們自己已經所剩不多了。”
用真心才能換來真情
工作隊入村以來,首先根據村里的自然條件和交通優勢,多方取經,召開“諸葛亮會”,緊緊依托農發行的信貸政策,修訂了鄉村經濟發展規劃,堅持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為底色,以發展生態觀光農業為亮點,以村級基層組織建設為主線,以化解村民矛盾為重心,開展和諧新農村建設。
目前,該村正在籌備成立金農發農業種植業專業合作社,對原有零星分散、無人管理的500畝的核桃和300畝櫻桃,實行集約化經營。
湖北省煙草專賣局工作隊張隊長說,“今年5月我們白桑關村裝機200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已經并網發電了,村級集體年收入可達20多萬元呢!這可是劉隊長他認真謀劃產業扶貧項目,積極與縣鎮村三級干部協調,促成縣林業局、財政局等有關部門投資200萬元建成的。”
在張隊長印象最深的,這是劉漢成積極利用農發行業優勢,發揮自己金融特長,與同事們一起進村入戶,到田間地頭向農民印發小額貸款知識手冊、宣講有關信用知識.....
劉漢成謙虛地說:“在扶貧工作中,只有用真心才能換來貧困戶的真情和配合!”的確,農發行工作隊求真務實的作風,真心幫扶的行動,溫暖了貧困戶們的心,化解了不少群眾矛盾。
由于家庭困難,村民王某的兒子面臨著輟學的困境。劉漢成走訪周邊鄰居,得知小孩成績一直很優秀,而且十分乖巧聽話。如果不能讓他繼續接受良好的教育該是何等的可惜。于是,他立刻找到村支書反映情況,并往返多次奔跑于區教育局、銀行等,順利申請了國家助學貸款,幫助小孩圓了繼續上學的夢想。
村民皮某的丈夫因意外身亡,而她自己也患有肺癌重病,家中還有三個小孩。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劉漢成特別留意這家發生的一切,只要是到村子里來,他就盡可能去看望他們,并對他們提供一些幫助。特別是在皮某彌留之際,劉漢成自己送去了5000元慰問金,讓她看到一種希望和關愛,皮某十分激動地說:“我原來就是心放不下幾個未成人的娃,現在有像你們工作隊這樣的許多好人關心著我們,我也就可以放心地走了。”后來,皮某因病去世,劉漢成與村干部一道忙里忙外,幫忙料理后事。
這些扶貧工作中的暖心故事,也都在村里口口相傳。村民們都說:“劉主任是個真正為民辦好事的好人!”
關鍵時刻我要站出來
長期緊張而繁忙的扶貧工作,給扶貧村帶來了新變化,但也給劉漢成的身體帶來了一些疾病。
“我現在有慢性腸炎和萎縮性胃炎,而且心功能也不太好。”劉漢成說,“我也是快60的人了,不服老不行啊!有時候走家串戶要翻越山路,天熱走一會兒就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了。”
今年6月底的一天,劉漢成寫好了請假條,準備找鎮領導請假,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治療下有關疾病。當他開完“精準扶貧大數據比對、問題線索核查、整改攻堅月活動”動員部署大會后,請假條又被劉漢成默默地撕了。
“關鍵時刻我要站出來!遇到這種節骨眼上,我確實不好意思開口請假。作為一個工作隊長,我要帶頭完成政治任務,更不能請假。”劉漢成如是說。第二天,劉漢成二話不說,繼續投入到工作之中。這一晃就是一個多月時間的走鄉串戶,起早貪黑。他堅持著,一直到問題線索核查工作告一段落,才請假治病。
熟知劉漢成的人都說他像一個行走的鄉村歌手,一把年紀了仍然喜歡奔波在一線,為精準扶貧事業引吭高歌。
每當聽到這些評價,劉漢成都是憨厚地哈哈一笑。他說,在十堰秦巴山片區這塊精準扶貧的熱土上,只要有需要,他都會盡心盡力永遠為精準扶貧工作高唱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