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絡教育學院聽課,聽到了一個“差不多”先生的故事,聽時感到很可笑,卻細思恐極,這令我想到了生活中也有許多“差不多”先生。
平日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喜歡“差不多吧”、“好像是”、“應該是”、“大約”等等,他們抱著“差不多”的思想,奉行“差不多”的標準,生活工作也滿足于“差不多”,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那么,“差不多”真的只是“差得不多”嗎?
在工作中,“差不多”的心態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在銀行工作中,“差不多”的思想更是要不得的。作為銀行職員,最重要的是合規經營、防范風險,如果我們的員工沾染了“差不多”的習氣,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工作馬馬虎虎、不注重細節,貸款調查差不多就行,開戶資料差不多就行,長此以往工作質量就會逐步下降,甚至可能導致錯誤。那時,合規將成為一紙空談,為銀行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一個“差不多”的員工也許對銀行的損害很小,但一個又一個“差不多”員工加在一起,就會“差很多”,“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差不多”危害之重由此可見。
“小細節關乎大成敗”。作為銀行職員,我們應該從思想上摒棄“差不多”意識,追求精益求精的理念,在工作過程中注意細節、追求完美,態度一絲不茍、專注嚴謹,用心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一是要牢記法律規章制度,始終心存敬畏。把遵紀守法貫穿工作的全過程,切實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職責,堅決貫徹執行各種法律法規。面對利益的誘惑,要常懷敬畏之心。二是要自覺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每位員工都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自覺抵制“差不多”就行的態度,不當“差不多”先生,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重視每個細節,做完每件事后要堅持“回頭看”,自查自糾,確保每件事情無漏洞和差錯。
相信只要每一個人從自身做起,嚴以律已,追求精益求精,嚴謹地對待生活和工作,絕不忽視任何一個細節,用心、用情、用力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我們絕不會成為“差不多”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