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那個最好的你,我離你還有多遠?這是我看完柯林斯《從優秀到卓越》這本書之后的第一個想法。當然,此書講得并不是如何打造一個卓越的人,而是如何打造一家卓越的企業。主體不同,但路徑卻頗為一致。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人這句話說的極對。但忙于應付生活,也就失去了生活本身的樂趣。
記得我做柜員的第一年,我認為它就是“無趣”的,從早到晚,在“一畝三分地”之上,在全方位錄像之下,活得就像一臺自助存取款機。有一句話說,“一個人處于差的狀態久了,也就自然忘記了好狀態下的自己。”這就是我那時面臨的困境。所幸,有一本書對我觸動很大——《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為了不“浪費生命”,我開始有所作為。對業務不愿只是會,而要求精;學習駕駛,參加各種考試,嘗試自己從前不敢去考的證書;參加銀行里的各項活動,從來沒有跳過舞,卻有膽量上臺;不善交流,卻強迫自己走出去“掃街”,與不同的人聊天,了解各種各樣的小商戶。當然,我所做的這些只是在盡量使自己達到優秀,如何找到卓越的自己,我想還是要“不停歇”,要時刻處于“我還不夠好”的狀態,同時樹立階段性的小目標和長遠的大目標。
到新的崗位已將近一年,各種辛酸,唯有自知。寫文于我,不可謂不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于新的挑戰,我欣然接受。對于這個崗位,歸結起來不過就是兩件事,稿子寫了不被采用,心里難受;要寫稿子,寫不出來,身心難受。印象最深的是那段反復修改年度工作報告的過程,細致到每一個詞,每一個標點,這是一個近乎折磨的過程。但是經過這一次的磨練,我認識到自己的寫作效率不高,從深層次講就是積累的寫作素材不夠,這是讓我寢食難安的關鍵所在。而寫作能力的提升決非一日之功,我所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多讀書,多看報,相信將來的我,會感激現在如此努力的我。
我深以為然的理念并不高大上,就四個字——笨鳥先飛。誠然,我就是那笨鳥,從小笨到大。記得父親唯一一次打我是在一年級的時候,上了那么長時間學連個數字“5”都不會寫。還好,父親并沒有因此而放棄我,他拉著我的手,盯著我說:“你要學會笨鳥先飛。”那畫面太符合當時的場景,太符合當時的我,以至于過了二十幾年,他當時的神情和話語仍能清楚地浮現在眼前。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以笨鳥先飛的心態做到大智若愚的境界,是我一生的追求。
嘿,那個最好的我,我們終會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