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芳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晨起來,窗外細雨紛紛,望著灰蒙蒙的天空,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已經逝去的奶奶,轉眼間奶奶已經離開三年了,我多想再聽聽您叫我的名字!多想再次感受您溫暖的懷抱,拉著您那雙布滿老繭的雙手……
小時候我被寄養在鄉下的爺爺奶奶家,他們并不是我親生的爺爺奶奶,本來打算把我送人的,后來養著養著奶奶說看這孩子多可愛,留著咱們自己養吧。他們還給我起了名叫“景景”,取稀罕人之意。
奶奶從來不重男輕女,她有四個孫子,但唯獨最疼我,每次站在家門口叫在外玩耍的我回去吃飯,她總拖著長腔喊“我的景娃兒……”村里人都知道我是家里的寶貝疙瘩。奶奶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我喜歡踩著奶奶的腳印,一老一小大搖大擺驕傲地走著,鄉鄰見了說我是奶奶的“跟屁蟲”,祖孫倆相視一笑,滿臉都是滿足的神情。
小時候每年出花生的季節,都是最快樂的日子,我提著一個小籃子跟著奶奶到地里撿人家鋤剩下的花生。奶奶在前面順著壟溝揮起鋤頭不斷地翻刨,我在后面把挖出來的花生撿到籃子里,祖孫倆你追我趕,樂此不疲。幾天下來,撿的花生能裝幾大編織袋,有時候奶奶也會把撿來的花生送到供銷社換成方便面給我當零食。村里人說撿花生那么辛苦何必呢。奶奶總是笑瞇瞇地回道,俺家沒有種花生,我不能讓俺景娃兒看見別人吃花生在一邊眼饞。那時候不懂,只知道有零食吃很開心,現在每每回想起來總是鼻子酸酸的,奶奶是在盡己所能把最好的都給我!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一轉眼我到了上小學的年紀,考慮到奶奶年紀大了照顧我不方便,也為了能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媽媽把我從鄉下接到了城里。我最舍不得的就是奶奶了,天天都想她,我知道她也在想我。城里的每一天都顯得格外漫長,每天都眼巴巴望著日歷數著還有幾天能到星期五。星期五放學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我可以回鄉下見到奶奶了。每次都讓爸爸最早來接我,一刻也不敢耽擱,早早收拾書包跳上自行車朝著奶奶家飛奔而去。每次奶奶都給我留好多好吃的,等著我的回來。到了周日下午,我又要返校了,奶奶也總是默默地送我好遠,那時的我,又怎么能真正理解一個老人看著兒孫離去的孤單和落寞呢?
到我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奶奶說年紀大了想去新疆看看親戚和老朋友,爸爸媽媽也怕她在家待著悶想讓她出去多轉轉。這一去就是十多年,起初我隔三差五就給奶奶打電話,告訴她我在學校的見聞與收獲,交了哪些朋友學到哪些知識,只是每次一聽到奶奶熟悉的聲音我就忍不住大哭一場,告訴奶奶我想她。電話那頭的奶奶總是輕聲安慰我“景娃兒不哭”,她總說在那邊很好,就是總想她的景娃兒,每每聽到這里我總泣不成聲……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也開始適應城里的生活,偶爾也會跟奶奶通個電話,但是記憶里奶奶慈愛的目光和那滿頭的銀發也漸漸地離我越來越遠了……
直到研究生論文答辯前,爸爸打電話說奶奶病重想見我一面。我才慌了,這才意識到時不我待,奶奶也會老去,卻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推開病房門,病床上瘦小的奶奶看起來那樣單薄,我的鼻子一酸,眼淚就掉下來了。我那身子骨一向硬朗的奶奶怎么成了這個樣子,都怪我太不孝順,外面的世界吸引了我,卻忘了背后企盼的目光,忘了您的世界里只有我。彌留之際,您緊緊抓住我的手舍不得放開,我知道您最放不下的人是我,我才是您畢生的牽掛。
“子欲養而親不待”。奶奶,放心吧,您最疼愛的孫女已經長大,希望您不要再有牽掛。謝謝您給了我所有的一切!奶奶,來世我還當您的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