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無論哪個季節,當你走進鄉村的街道,在碾道旁、樹枝間、屋頂上,都隨處可見一群可愛的小精靈追逐喧鬧的身影,它們就是麻雀。
對于打小在鄉村長大的人們來說,麻雀是最尋常的鳥類了。它們隨遇而安,鄉村的屋檐、樹洞、墻縫,都是它們搭窩的地方。它們與村民和諧相處,共同生活在村莊里,一起經歷風風雨雨,走過酸甜苦辣的段段時光。
每天清晨,睡夢中的人們都會被嘰嘰喳喳的叫聲喚醒,然后又在它們歌聲里起床、洗漱、做飯和勞作。鄉村的麻雀一點也不怕人,當家庭的主婦們將飼料倒進豬圈的槽子里時,它們便會大膽地擠在豬槽邊啄食;有時也會混在雞群里,和家雞們一起爭食谷粒。等你過來哄趕它們時,全都“嗡”地一聲飛走了,當你走遠時,它們又會再落下來。傍晚,當人們踏上歸家的路時,麻雀們便停在村中的樹上、屋上,仨一群,倆一伙,探著機靈的小腦袋,東瞧西望,好像是在等候著人們的歸來。
麻雀們伴隨著人們從春走到秋,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樂趣。等谷物之類的莊稼成熟時,人們為了保護糧食會在地中間樹起一個假人,用來嚇唬那些饞嘴的麻雀。而麻雀們則采取試探的策略和村莊的人們斗智斗勇。
當然,麻雀們還是有功勞的,它們吃掉的害蟲遠遠大于它們偷吃的糧食。
小時候,父親在家院子里栽下了幾顆洋槐樹。等我十幾歲的時候,洋槐樹已長得郁郁蔥蔥,濃蔭將老屋里的光線都遮擋了不少。
夏天,有幾只麻雀在洋槐樹的枝頭上做窩,白天便在翠枝綠葉間歡快的鳴唱。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夏天的暴雨說來就來。一場大雨過后,院子里的洋槐樹葉被吹得七零八落,枝頭的麻雀窩也被風刮了下來。我從浸泡在雨水中的鳥窩里撿到了一只小麻雀,把它放在手心里,它轉動著怯生生的小眼珠兒盯著我,渾身直哆嗦。看著小麻雀那可憐的樣子,我決定收養它。
平日里我會把它放在自己制作的鳥籠里,給它喂用水浸泡過的小米,有時也會從山上逮來螞蚱給它加餐。一來二去,小麻雀漸漸地不再怕我。每當我要給它喂食時,還會主動地飛過來,張著嘴要食吃。漸漸地,小麻雀長大了,翅脈也硬朗了。因為要開學了,我不能再天天照顧它,所以便決定將它放歸大自然,讓它去找尋屬于自己的天地。
來到村南的田地里,我依依不舍地將它放飛出去,可是它卻幾次都飛回到我的胳膊上來。最后還是我一狠心,將它又放飛了出去,只見它拍拍翅膀最終飛走了。
鄉村的麻雀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太多的美好回憶,也伴著我們一起慢慢長大。每次回鄉,看到它們那熟悉的身影時,我仿佛看到了兒時的自己,喚醒了兒時那無憂無慮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