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一群胸懷信仰、頭頂紅星、矢志于民族解放獨立的鐵血將士,憑借著堅定的信仰和不屈的精神,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征服皚皚雪山,穿越茫茫草地……兩輪寒暑,縱橫十余省,完成了一次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遠征。
這支腳踏草鞋的隊伍,跋山涉水、九死一生,將足跡刻錄在兩萬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上。是什么力量支撐著這群衣衫襤褸、食不果腹的隊伍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跨越大半個中國,完成20世紀人類歷史上這一偉大壯舉的?是信仰!是紅軍將士身上所蘊含的堅貞不屈的理想信念!憑借信仰,這支鐵流淬火成鋼,用毅力和意志寫成了一部群英譜;憑借信仰,這支鐵流走出了一條光明之路。
讓我們一同感受長征中的一組數據:長征隊伍中,大約54%的人都在24歲以下,只有4%的人超過40歲;從1934年10月10日長征開始,到1936年10月22日長征結束,各路紅軍在長征中的總行程達6.5萬里;從瑞金出發到陜北平均每行進1公里,就有4名紅軍戰士犧牲,大約每14人中只有1人走到了陜北,特別是紅一方面軍在二萬五千里的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1名紅軍犧牲;在漫漫征途中,紅軍將士同敵人進行了600余次戰役戰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的極限;長征途中,紅軍將士留下了很多的石刻標語,僅川陜根據地,就保留下4000多條。從地圖標識的紅軍行軍方向上看,呈現出蜿蜒西去北上的畫面,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滾滾的洪流標注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坐標。
如今,紅軍長征的槍炮聲、馬蹄聲已遠去,但紅軍將士追求的信仰光華,依然在穿越歷史的時空中熠熠生輝,昭示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新長征,要求我們必須以“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精神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讓我們仰望長征,在新的長征路上續寫全新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