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梯田的魅力可真不小,朋友把照片轉給我的時候,那如詩如畫的美景就已經征服了我的心。于是,我來到了云和!
此行真是幸運,坐在車上,雨一會大一會小地變化著節奏,導游直為我們捏把汗,生怕大雨會遮擋梯田絕美的面目。然而,當我們到達最高觀景臺時,太陽竟從云層里探出頭來,剎那間云霧在群山間飛騰起來,襯得雨后的梯田更加鮮綠清新。
目之所及,紅埂綠秧,好一片生機勃勃!那些大大小小的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而上,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線條如行云流水,瀟灑柔暢,加之自上而下的溪水纏繞流灌,甚是壯觀。看來,我們這一行與梯田的“緣分”可真是不小呢!
導游告訴我們,這梯田修于唐代,興于元、明兩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了。梯田總面積約為51平方公里,海拔跨度為200米至1400多米,跨越高山、丘陵、谷地三個地質景觀帶,最多有700多層,是華東最大的梯田群,被譽為“中國最美梯田”。
對于我們這群長在平原的孩子,看到這樣純粹的文化景觀,無一不希望融入它的懷抱。深吸一口氣,便覺得一切都變得溫潤起來,真想大叫一聲或是高歌一曲以表達自己滿心的喜悅。
咔咔……,不知是誰的鏡頭在閃爍,仿佛這樣便可以把這里的美好,這里的清新,這里的巧奪天工統統帶走!
沿著梯田彎彎曲曲的田埂,我們一字行走開來,仿佛只有身臨其中,才能更好地與它交流。置身于這樣的梯田世界,耳邊傳來咕嘟咕嘟的流水聲,俯身留意,發覺山水自上而下流入田畔之中,待一畦注滿,便自動流向下一層。
原來,此處是“田到哪里,水到哪里”。用當地人的話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恍然,凡是適合開墾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霧氣雨水 ,古人真是絕頂聰明啊。
遠觀這巨大的梯田,層層疊疊,棱角分明,綿延幾千米,猶如無數條巨龍纏繞在山坡上。很難想象,先民們是如何用手中的鋤耙開墾出這樣的田地。這田地里不僅種著綠綠的禾苗,還有各種各樣的蔬菜瓜果,婀娜的荇菜,農人們用來編織農具的菖蒲草,勤勞的山里人用自己的智慧打扮著世代居住的家園,編織著一幅幅令人震撼的美麗云錦!
沿著田間的小路,我們一層層的攀爬,幾處決口堵住了我們的腳步,但卻截不住梯田給予我們對美的渴望。真希望能在這樣美麗的“仙境”里多駐足一會,哪怕只是凝望,也足夠回味悠長。車子已經載著我們遠行,可我的思緒依然久久縈繞在梯田邊,期待哪天重游這人間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