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童年時物資比較匱乏,一般家庭又都有好幾個孩子,所以生活過得清苦。對我們來說,現在超市琳瑯滿目的零食就如同奢侈品一樣。
但大自然終究是憐憫我們這些清苦的孩子,讓我的家鄉一年四季都有野果野味,這就是我們年幼時的零食,是專屬于那個年代孩童舌尖的味道。
春天里,每逢春茶采摘季節,茶園邊上的油茶林就成了我們孩子尋找美食的去處。記得小時候家鄉的油茶樹干有碗口粗,茶樹上有雪白的茶舌和茶花。等到茶舌舒展開來,褪掉絨皮,味道甜嫩可口極了。除了春茶,家鄉還生長許多野生櫻桃,個頭比現在水果店里的小許多,但味道毫不遜色,簡直就是我們這些孩子舌尖上的一款盛宴。
等到了炎炎夏季,山上的楊梅便陸續成熟了。我們這群孩子就爬到樹枝上盡情享受上天賜予的美味。那晶瑩剔透的果實鮮艷欲滴,吃在嘴里,酸甜浸入心中,回味無窮。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家鄉滿山遍野的都是野果,依稀記得有一種果子長在藤上,像豬腰子似的,等成熟裂開時,果實頂好吃。但我們采得最多的還是野生獼猴桃,獼猴桃含有多種維生素且含量極高,歷來被稱為“水果之王”。相傳,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多次派人尋訪長生不老藥,其中有個叫徐福的人受命到南瀛諸島尋訪,徐福曾把獼猴桃當成“仙果”獻于秦始皇,并得到秦始皇的嘉獎,可見獼猴桃的食用價值非同一般。
立冬前后,大人們便上山挖葛根,把它用菜葉包著放到炭火上烤后,那味道香得無法言說,勝過今日的山珍海味。等到下雪天,我們便學著大人的樣子做些捕獵的機關,運氣好的時候能捕到斑鳩,高興地連蹦帶跳,因為這相當于為家里的飯菜加餐。
“民以食為天”,我想無論是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還是生活富足的當今,都充斥著、閃耀著人類智慧的各種美食。它們或粗糙簡單,或精雕細琢,或取材自然,或昂貴,或廉價,但每種美食都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與快樂。現在的物資極大豐富,但我獨愛小時候那舌尖上的味道,它就像家鄉的小河那么簡單清純,源源流長。